古建伶县究竟在哪里? - 报云南人文历史猛料的平哥王者归来于2025011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置建伶县,隶属于益州郡,《汉书·地理志》又作健伶。治所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昆阳坝子西部。新莽时改益州郡为就新郡,旋复旧名,该县属之。三国蜀建兴三年(225)该县属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303)分建宁郡置益州郡,永嘉二年(308)益州郡更名晋宁郡,该县属之。南朝宋为晋宁郡治。南朝...
历史知识> 建伶县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在今云南晋宁县一带。属益州郡。三国蜀、晋属建宁郡。南朝宋、齐为晋宁郡治。南朝梁末废。 建伶县相关 大官 大宛 大询 大㢰 大姓 大驾 大封 大城 大政 大故 大荔 大相 大枷 大面 大挑 大临
《三国演义》中100个人名读音及简介●姜冏的“冏”字,读音为jiǒng(炯)。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人,姜维之父。曾担任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平定羌胡,兵败阵亡。●爨习的“爨”字,读音为cuàn(窜)。建宁同劳县(故治在今云南陆良县)人。蜀汉将领李恢的姑丈。刘璋时期曾为益州郡建伶县令。诸葛亮...
云南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西汉官印封泥,如“滇国相印”“益州太守草”“建伶令印”“滇池长印”“同劳丞印”等,涉及益州郡、群舸郡、滇池县、建伶县,等郡县区划近30个,包含了刺史、太守、县长、县令等官职名称10余种,这些西汉时期官印封泥的发现 A. 说明羁縻政策在西南地区开始推行 B. 证明该地为...
解析 B 【答案】通过材料中的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同劳(县名)丞印”可知,当时汉朝对于云南地区的统治进一步加强,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智慧,选择B;材料中没有体现郡国并行制,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统一进程的速度,排除C;材料中没有体现推恩令,排除D。故选:B。
1. 东晋南朝时期有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即侨州郡县的设置。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人民纷纷流徙,大部分渡淮南迁,南迁的移民往往是以原中原世家大族为核心形成的流民集团,当地政府为了招抚流民,安置世家大姓,保持其原有显赫的郡望,即就地按原来籍贯的州郡县名设置政区,给予不税不役的待遇。此举(...
从已释读完成的简牍中,可辨认出益州郡的若干属县,其中包括滇池、俞元、收靡、谷昌、秦臧、邪龙、律高、不韦、嶲唐、比苏、建伶、来唯等12个。从河泊 +5 发布于 2024-12-05 15:22・IP 属地河南 赞同18 分享收藏 写下你的评论... 1 条评论 默认 最新 王宗 这种郡国并行的方式...
2019年以来,云南河泊所遗址先后出土了大量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封泥(信件的封缄),如“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同劳(县名)丞印”等。这主要表明当时() A.郡国并行制影响扩大B.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智慧 C.国家统一的进程加快D.推恩令实施具有策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