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工作专家咨询会在晋宁召开。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昆明晋宁区河泊所遗址已发掘出土了包括“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等封泥800余枚。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负责人蒋志龙介绍说,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金沙、石寨、河泊所村,...
2.2019年以来,云南河泊所遗址先后出上了大量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封泥(信件的封缄),如“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同劳(县名)丞印”等。这主要表明当时 B A.郡国并行制影响扩大 B.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智慧 C.国家统一的进程加快 D.推恩令实施具有策略性 ...
解析 B 【答案】通过材料中的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同劳(县名)丞印”可知,当时汉朝对于云南地区的统治进一步加强,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智慧,选择B;材料中没有体现郡国并行制,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统一进程的速度,排除C;材料中没有体现推恩令,排除D。故选:B。
云南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西汉官印封泥,如“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滇池长印”“同劳丞印”等,涉及益州郡、群舸郡、滇池县、建伶县等郡县区划近30个,包含了刺史、太守、县长、县令等官职名称10余种,这些西汉时期官印封泥的发现( ) A.说明羁縻政策在西南地区开始推行 B.证明该地为...
2月25日,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工作专家咨询会在晋宁召开。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昆明晋宁区河泊所遗址已发掘出土了包括“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等封泥800余枚。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负责人蒋志龙介绍说,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金沙、石寨、河泊所村,...
2月25日,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工作专家咨询会在晋宁召开。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昆明晋宁区河泊所遗址已发掘出土了包括“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等封泥800余枚。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负责人蒋志龙介绍说,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金沙、石寨、河泊所村,...
2.2019年以来,云南河泊所遗址先后出土了大量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封泥(信件的封缄),如“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同劳(县名)丞印”等。这主要表明当时(B) A.郡国并行制影响扩大 B.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智慧 C.国家统一的进程加快 D.推恩令实施具有策略性 ...
8. 2019年以来,云南河泊所遗址先后出土了大量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封泥(信件的封缄),如“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同劳(县名)丞印”等。这主要表明当时 B A.郡国并行制影响扩大 B.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智慧 C.国家统一的进程加快 D.推恩令实施具有策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