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寺大殿的铺作层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上檐的元代六铺作单杪双下昂铺作层,颜色发黑,琴面昂嘴极长、下端特别大,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而下檐的明代五铺作双杪铺作层则是暗红色,形态更加规整,让人联想到南禅寺的斗栱,只是形态上缩小了许多。外檐的阑额之上不施普拍枋,这在元以后可是不多见的哦!殿内的铺作层大都...
殿内文物有宋宝祐二年(1254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后殿前有元代石狮一对,殿内有元泰定元年(1324年)刘演书写的《重修延福寺记》石碑、明天顺七年(1463年)陶孟端书写的《延福寺重修记》石碑。 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对延福寺大殿的断代为元泰定三年(1326年)。1960年陈从周先生对延福寺大殿重新进行调查,从碑...
民国二十三年(1934)11月中旬,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恩成、林徽因夫妇赴延福寺实地考察,经过详细测绘和识读石碑铭文,发现延福寺大殿是一处难得的宋元木构,“其月梁、梭柱,皆合营造法式之制。”▲1934年梁思成手绘延福寺大殿剖面图 在梁思成后来所著的《营造法式注释》这一研究宋代建筑技术的专著中,多处采用延福寺建...
延福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城西南33公里的桃溪镇福平山,地处钱塘江水系和瓯江水系的分水岭,西通松阳,东连丽水,是往来的捷径,古有“控引婺括,襟带松云”之称。寺院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峰峦环拱,润... - 点击看所有浙江「此刻」
武义延福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桃溪镇福平山,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原名福田寺,南宋绍熙年间赐名延福寺。现存的建筑以中轴线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殿、后殿和两侧厢房。大殿建于元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是江南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处元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大殿元代本体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代加下...
这次,我们请延福爷爷亲自出马,讲讲他自己的故事。 (武义县图书馆 武义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延福寺位于武义县城西南桃溪镇陶村,据现存于寺内的元代《重修延福院记》碑记载,延福寺始建于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初名曰“福田”。 ▲延福寺大殿木构模型 ...
1997年11月2日,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和国家建设部古建筑专家 郑孝燮等四人在县委书记蒋岩金和县长金中梁陪同下考察延福寺。 民国二十三年(1934)11月中旬,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恩成、林徽因夫妇赴延福寺实地考察,经过详细测绘和识读石碑铭文,发现延福寺大殿是一处难得的宋元木构,“其月梁、梭柱,皆合营造法式...
🏯探秘武义延福寺大殿的瑰宝 📍延福寺,坐落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城西南的桃溪镇福平山,是钱塘江与瓯江的分水岭上的佛教圣地。🏞️🏛️ 寺院布局精美,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天王殿、放生池、大殿、观音堂及两厢,每一处都透露出汉传佛教禅宗的深厚底蕴。📜...
金华延福寺大殿 延福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城西南33公里的桃溪镇福平山,地处钱塘江水系和瓯江水系的分水岭,西通松阳,东连丽水,是往来的捷径,古有“控引婺括,襟带松云”之称。寺院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峰峦环拱,润水回绕”,按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放生池、大殿、观音堂及两厢,是一座格局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