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盛时期的大慈延福宫,主要包括中路主体建筑和东道院。上世纪五十年代,延福宫的中路建筑全部拆除。如今遗存的只有东道院的北半部分。按照嘉靖年间的碑文记述,明代的大慈延福宫山门前,应该是有水池的:“三门外甃之以石杠,凿之以通渠”,水池上还架有石桥,其样式应颇类似白云观山门内的石桥。通过老照片对比...
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又称三官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03号,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是供奉天、地、水府三元之神的寺庙。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分东、西两路, 由正院和东道院组成。正院有山门、钟鼓楼、前殿、大慈延福殿及后殿;东道院共有三座殿堂,由南向北分立,依次为前殿、通明殿和延...
延福宫在宫城之北,构成城市中轴线上的前宫后苑的格局。延福宫的范围南邻宫城,北达内城北墙,东西宫墙即宫城东西墙的延伸,设东、西两个宫门。有关宫内园林及建筑的情况,《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五记载: “……始南向,殿因宫名曰延福,次曰蕊珠,有亭曰碧琅。其东门曰晨晖,其西门曰丽泽。宫左复列二位。其殿...
大慈延福宫位于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03号,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庙内主祀天官、地官和水官三神,因此又被人们称作"三官庙"。该庙建成后,明宪宗曾经撰写碑文,记述了建庙初衷及该庙建筑规制。正德十一年(1513年),明武宗赐封该庙住持严天容为真人,"领道教事"。可见当时大慈延福宫受到皇室重视,地位非同...
明代崇祯四年(1631年)由高晋卿等三个太监出资在东磊围屏山前兴建延福观。从此东磊便成为云台山一带道教的主要基地,三四百年间香火旺盛,甚至连围屏山也赋予了一个道教的名称――钟鼎,山上所有的景点都染有浓重的道教色彩。历史沿革 据《云台拾遗》载,明洪武三年,围屏山下仅建观音殿。明万历年间,观音殿拆除...
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分东、西两路, 由正院和东道院组成。正院有山门、钟鼓楼、前殿、大慈延福殿及后殿;东道院共有三座殿堂,由南向北分立,依次为前殿、通明殿和延座宝殿。现仅存东道院的通明殿、延座宝殿以及部分正院的配房 。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梁架斗拱等保留有明代建筑特征。明间神龛及藻井保留完整,是研...
延福宫遗址的地址是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北路龙亭公园北门附近,具体位于龙亭景区北门西南侧约30米处。延福宫是北宋都城汴京的一座宫殿,原来位于皇城内后苑西南部,是个一般性建筑。宋徽宗即位后,不满于宫苑的狭小,遂在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进行了大肆的扩建和营造,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幽雅舒适...
延福宫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宫殿式建筑。据传该宫建于宋代,是当地民众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兴建的。延福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宫殿和民间建筑的元素,展现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延福宫内的布局严谨,中轴线对称,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等佛像。此外,宫...
延福宫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康乐巷南段,这个康乐巷是南北方向的,也就三百米左右。十几年前,修东西方向的唐宫路时,康乐巷一分为二。那时的延福宫墙体已坍塌,简直可以说是残垣断壁。 据《洛阳县志》记载:“大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伊王建,内祠三官,范铜为像。”俗称铜三官庙后改为延福宫。延福宫中神龛制作精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