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构建的新型IM-ADC不仅通过阻断PD-1/PD-L1的相互作用和激活Toll样受体7/8(TLR7/8)信号通路引发了强有力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且还通过表观遗传学调控和IFN-γ诱导其靶向抗原PD-L1的上调,从而赋予PD-1/PD-L1阻断更多的敏感性(图3)。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ADC策略可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
带着这些问题,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访了廖学斌教授。廖学斌教授现在清华大学药学院任职,同时也是因明生物联合创始人兼科学顾问,他在肿瘤免疫领域拥有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 图片来源:因明生物提供,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作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在您看来,当前肿...
作者构建的新型IM-ADC不仅通过阻断PD-1/PD-L1的相互作用和激活Toll样受体7/8(TLR7/8)信号通路引发了强有力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且还通过表观遗传学调控和IFN-γ诱导其靶向抗原PD-L1的上调,从而赋予PD-1/PD-L1阻断更多的敏感性(图3)。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ADC策略可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
带着这些问题,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访了廖学斌教授。廖学斌教授现在清华大学药学院任职,同时也是因明生物联合创始人兼科学顾问,他在肿瘤免疫领域拥有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 图片来源:因明生物提供,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作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在您看来,当前肿瘤的治疗方式或临床解决方案面临的关键挑战有哪些?以及有什么解决方案吗? 廖...
清华大学药学院杜娟娟团队和廖学斌团队经过几年的探索,成功构建了一类新型的免疫调节型抗体偶联药物。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标题为“Immune Modulat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M-ADC)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众所周知,随着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CTLA-4抗体、PD-1和PD-L1抗...
重要的是,其结构和理化性质符合Lipinski规则,水溶性也相对24e提升了23倍。由于24e与PD-1或PD-L1具有一定的协同抗肿瘤效应,可作为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小分子荷载,该团队目前已制备了基于PD-L1 THIOMAB与24e的免疫调节型抗体偶联药物(投稿中)。此外,也正在评价25a口服成药的可能性。
清华大学药学院杜娟娟团队和廖学斌团队经过几年的探索,成功构建了一类新型的免疫调节型抗体偶联药物。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标题为“Immune Modulat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M-ADC)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众所周知,随着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CTLA-4抗体、PD-1和PD-L1抗...
此外,从作用机制上看,除了作为单药,HPK1小分子抑制剂也有望和各种治疗方式联用,包括化疗、放疗、ADC、CAR-T,以及其它的靶向疗法(尤其针对KRAS突变的靶向治疗),进一步提高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因明生物开发的PRJ1-3024有何独特之处?在已开展的临床研究中,PRJ1-3024都表现出了哪些治疗优势?
为了避免TLR7/8激动剂直接用药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廖学斌团队从2015年开始尝试采用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的策略。经过几年的探索,成功构建了一类新型的免疫调节型抗体偶联药物。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ADC的研发起起伏伏几十年,终于在近3~4年迎来了爆发。从2017年至...
@清华大学 廖学斌团队报道基于PD-L1抗体和TLR7/8激动剂的新型免疫调节型抗体偶联药物(IM-ADC) http://t.cn/A6xxhknU (分享自 @ChemBeanGo)为了克服免疫检查点单用临床有效应答率较低的缺陷,目前有大量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