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邹城孟庙,有一座“仁廉公勤”四箴碑,因碑身四面分别镌刻仁、廉、公、勤四则箴文,故名。这座官箴碑呈方柱形,无碑额,通高1.95米、宽0.50米、厚0.47米。碑文竖写,每面5行,各刊一段箴言,以简洁的语言分别阐释仁、廉、公、勤四箴的文化内涵。“仁廉公勤”四箴碑的由来 南宋理学家真德秀...
廉仁公勤四者,乃为政之本领。 ——宋·真德秀《西山政训》 释义 廉洁自律、仁爱待民、秉公用权、勤政实干,这四件事是为政者的重要本领。 解读 党员干部当时刻保持清廉之本、爱民之心、公正之道、勤勉之责,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坚持原则、实事...
邹城的“仁廉公勤”四箴碑,是明代万历年间邹县知县梁州彦所立。“仁廉公勤”官箴碑上有梁州彦的跋,记述了立碑的缘由,其文曰“右四箴乃臞轩王先生所作,以自警者也。先生以词章起家,为时作者,至于忠义大节,尤为凛然。异代而下,读其词,可...
邹城的“仁廉公勤”四箴碑,是明代万历年间邹县知县梁州彦所立。“仁廉公勤”官箴碑上有梁州彦的跋,记述了立碑的缘由,其文曰“右四箴乃臞轩王先生所作,以自警者也。先生以词章起家,为时作者,至于忠义大节,尤为凛然。异代而下,读其词,可想见其人,令人有廉顽起懦之思焉。凡我同心,宜勤一通,置之座右。
在济宁邹城孟庙,有一座“仁廉公勤”四箴碑,因碑身四面分别镌刻仁、廉、公、勤四则箴文,故名。这座官箴碑呈方柱形,无碑额,通高1.95米、宽0.50米、厚0.47米。碑文竖写,每面5行,各刊一段箴言,以简洁的语言分别阐释仁、廉、公、勤四箴的文化内涵。
廉仁公勤四者,乃为政之本领。 ——宋·真德秀《西山政训》《丛书集成初编》 释义 廉洁自律、仁爱待民、秉公用权、勤政实干,这四件事是为政者的重要本领。 感悟 党员干部当时刻保持清廉之本、爱民之心、公正之道、勤勉之责,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无私无畏,勤勤恳恳办事,扎扎实实...
邹城的“仁廉公勤四箴碑”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由邹县知县梁州彦所立。碑上有梁州彦的跋文,详细记述了立碑的缘由。梁州彦对王迈的四箴深表敬仰,认为它们不仅是对为官之道的精辟总结,更是自我警醒、诫勉属僚的宝贵箴言。因此,他在任期间决定将这四箴刻石立碑,以示纪念与传承。“仁箴”作为其中的一则,其指归...
南宋诗人、司农少卿王迈用自己真情实感创作了“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四箴。四箴讲述了“廉”是严格要求自己;“仁”是心中要有老百姓;“公”是心中要有一杆秤;“勤”是办政事要勤快。 随着时间推移,王迈的四箴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明代万历年间,邹县县令梁州彦对四箴特别喜欢,于是...
秉持“廉仁公勤” 锤炼坚强党性 李耕鑫 邹城孟庙致敬门下,有一通形制独特的官箴碑,四面分别镌刻着廉、仁、公、勤四项箴文。箴文所表达的价值观念,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一脉相承。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廉、仁、公、勤”理念,践行好干部标准,持续提升“四力...
“仁廉公勤”官箴碑为四方柱形,无额,碑文竖写。每面都刊有一段箴言,分别以“仁”、“廉”、“公”、“勤”为主题。这些箴言是对为官者行为的规范和期望,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官德文化。 其中,“仁”箴强调官员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通过细微之处温暖民心,累积信任。这体现了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