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此等做法,并未在少年胤礽心中建立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这使得他成年之后自立门户,结党营私,在索额图等人的聚集之下,行为更加乖张放肆。正在康熙的纵容之下,太子奶妈的丈夫任为内务府总管,方便他支取银两争夺权柄。而胤礽第一次被废逐,也在发生在此时。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出巡,带着大阿哥、...
胤礽能被立为太子,除了康熙对他及生母的宠爱,还有着其他原因,一方面是受当时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康熙希望早立嫡子以稳定朝纲。另一方面是胤礽本身也有许多优点让康熙觉得他担得起太子之位,现在一些资料中仍然能看到胤礽幼年时聪明好学、文武兼备,康熙不仅亲自教导还经常夸赞他,为他修建专门的居住宫殿,胤礽生水痘一...
胤礽的太子之位头回被废后,这人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性情大不一样了。后来呢,他又得了个机会,被重新立为太子。从表面上看,好像他知道错了,能改了,可实际上,他心里的歪心思是越来越多。他甚至琢磨着,要学那唐太宗李世民,想让康熙把皇位禅让给他,好赶紧把皇权攥到自己手里。这回啊,康熙那可是心寒到...
于是康熙一方面必须要提前立储,安定人心,以防不测;另一方面也必须要立嫡长子胤礽,来表明自己是尊重中原儒家的传统政治秩序的,以此来寻求汉族官员和士大夫的支持,就这样尚在襁褓之中的胤礽,借着母亲孝诚仁皇后赫舍里的地位,早早就成了康熙朝的太子,但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其实胤礽从被立为太子的那一刻起,他...
康熙二十二年,正值三藩之乱平定之际。康熙认为,这是一个稳定朝局、确立储君的最佳时机。一方面,平定三藩之乱让康熙的统治威望达到了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朝中大臣们经历了长期战乱,也渴望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在选择皇太子时,康熙参照了汉族封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胤礽虽然是康熙的第六个儿子,...
历史上被废的太子很多,但两立两废的太子只有一人,他就是康熙皇帝第二子允礽(reng,二声,因为胤禛继位,避其名讳而将胤改为允)。允礽,生于康熙十三年。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康熙十四年,在他还是个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但是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
康熙帝 朕之所以两立两废太子,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与家庭因素。以下是对此事的详细解释: 一、首次立太子与首次废黜 立太子之因:胤礽作为朕的嫡长子,其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在生育他时不幸崩逝,朕对他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也为了巩固与索尼家族的联盟,故在胤礽刚满周岁时便立他为皇太子。 废太子之由:然而,胤礽在...
爱新觉罗·胤礽(1674-1725年),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的太子,还是中国官方正史上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太子,更是候位时间最长、两立两废,最终被圈禁而死的太子。 康熙十三年五月三日,胤礽出生当日,康熙发妻、孝诚仁皇后难产而死,年仅21岁。 作为帝王,康熙自然不缺女人,可孝诚仁皇后12岁嫁给康熙,与少年康熙...
从康熙十四年胤礽被立为太子,至康熙四十七年被废,中间做了33年太子。胤礽两立两废,造成诸皇子又结党营私,相互攻讦,明争暗斗。尽管康熙一再训诫,仍无济于事。在诸皇子中以皇八子胤禩为首,以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等为骨干,形成“皇八子党”。胤禩为人精明,颇具才干,觊觎皇位,争夺最烈...
一年后,康熙为避免诸皇子争斗,同时也为了再给胤礽一个机会,下旨复立其为太子,虽然胤礽再次当上了太子,但是父子之间的裂缝早已经无法修复了。康熙五十一年,皇太子因复位之后,不修德政,骄傲自大,目无法纪,被康熙再次废位,至此,胤礽永远地失去了皇位继承权,被圈禁禁宫之中,终日保守凄寒之苦,于雍正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