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康毅滨先生,复旦大学毕业后赴美国杜克大学博士,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任终身教授,曾获美国国癌症研究学会杰出贡献奖。 康教授负责该系在中国的招生工作,因此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国内知名学校的尖子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
康毅滨:科研是一场耐力运动,需要天赋,更要坚持 康毅滨教授多年致力于乳腺癌发生、转移、扩散等分子机理的前沿研究,同时也参与成果转化和新药研发,有着丰富的产业合作经验,此次他将参加生命科学大会案例研讨会,分享他的真知灼见。 康毅滨教授在国际顶刊上发表过许多被大量引用的论文,然而作为一名癌症研究科学家,他认为“...
第003期未来百科的访谈嘉宾,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正教授康毅滨。以下为访谈正文。 一个世界顶级癌症研究科学家的成长之路与愿景 今年3月份,一篇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的论文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康毅滨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仍未命名的细胞器,它通过液-液相分离形成,并在肿瘤骨...
康毅滨教授多年致力于乳腺癌发生、转移、扩散等分子机理的前沿研究,同时也参与成果转化和新药研发,有着丰富的产业合作经验,此次他将参加生命科学大会案例研讨会,分享他的真知灼见。 康毅滨教授在国际顶刊上发表过许多被大量引用的论文,然而作为一名癌症研究科学家,他认为“这辈子最重要的不是发表多少论文,而是我的研究最...
“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康毅滨曾在接受《星期日新闻晨报》访问时如是说。 作者:康毅滨教授 本文整理自康毅滨教授在“星期日新闻晨报”接受的采访 原载于“留学杂志” 看过几百份“个人陈述” 少有“真实”的 ...
康毅滨教授:复旦大学毕业后赴美,杜克大学博士。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任终身教授。 曾获美国国癌症研究学会杰出贡献奖。 他负责本专业中国地区的招生工作,因此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国内知名学校的尖子生)。
“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康毅滨曾在接受《星期日新闻晨报》访问时如是说。 作者:康毅滨教授 本文整理自康毅滨教授在“星期日新闻晨报”接受的采访 原载于“留学杂志” 看过几百份“个人陈述...
这篇文章是普林斯顿大学康毅滨接受采访的报道。康教授负责普林斯顿分子生物系的招生工作,因此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学生,绝大部分是清北的尖子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孩子申请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 他们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长远发展...
为了找到帮助乳腺干细胞(MaSCs)抵抗分化并保持其自我更新能力的因素,康毅滨教授领导研究组筛选了能结合并抑制蛋白编码mRNAs的miRNAs,以便能减少某些特异性蛋白的表达水平。从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miRNA:miR-199a能过抑制称为LCOR的蛋白的生成,帮助MaSCs保持其干细胞活性,LCOR蛋白的作用是结合DNA,调控基因表达。
康毅滨教授:免疫细胞成为乳腺干细胞的“温床”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作为免疫系统中最复杂角色之一的巨噬细胞具有抚育细胞的功能,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维持乳腺干细胞微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由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教授康毅滨博士领导完成,康教授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关于乳腺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