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批判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起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一般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康德曾说,他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上述“三大批判”正是围绕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 哲史串讲 对于康德哲学的...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通过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深刻分析,为哲学奠定了新的基础。他的感性与理性的二分法、现象界与本体界的区分,以及对纯粹理性限度的探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哲学的发展。通过这部巨著,康德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也为我们指明了超越现象界的可能性。康德的哲学思想虽然复杂深奥,但其核心理...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的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
该书是德勒兹1963年出版的著作,原版在一百余页的篇幅中,将康德的三大批判体系解释为诸职能(faculté)的三种“法权的”关系构成的一架宏伟“机器”,并将代表着“自由的和谐”的第三批判奠立为代表着“有所立法的一致”的前两个批判奠基的“起源(genèse)”。在德勒兹哲学生涯的早期,即“哲学史”时期,这本小书紧...
《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781年,是康德的哲学巨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第二部是1788年出版的《实践理性批判》,第三部是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全书除了一个“序言”和一个“导言”之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阐述“先验原理论”,后一部分主要...
1770年是康德哲学思想的分界线,之前是“前批判时期”,之后是“批判时期”。 总的来说,“前批判时期”的康德在哲学信念上是一个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心主义者,但作为一个理论自然科学家又是站在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立场上的,对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心主义和牛顿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批判。
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 1. 探讨人认识能力: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独立于经验的,具有特殊的主观能力。他提出了“先验知识”,即在经验之前就存在的知识形态,如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康德强调,人的认识能力不仅是有限的,而且受到先验知识的约束和限制。2. 批判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观点:康德的批判哲学旨在超越...
康德认为,道德和理性是人类内在的品质,必须从个人内心出发,才能真正实现。他强调,教育和引导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的道德和智慧需要个人内心的善和理性来成就。这一观点强调了内在道德和理性的决定性作用。总结 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通过批判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康德的...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著作中较为著名的是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