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群山遍布的地区,康区并非是一处封闭之地。恰恰相反,康区是一处古代族群南来北往、频繁迁徙的场所。由于康区的河流主要为南北走向,适合南北两个方向的族群迁徙。于是西北地区的“氐羌民族系统”经康区南下,百越、壮苗等南方族群经康区北上。再加上汉藏两族从东西两个方向上的迁徙融合,导致康区成了各种族...
清朝时期,康区因战略位置重要而被划归四川。最初,藏族源于西羌和鲜卑,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后扩展到整个青藏高原。六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持续了两百多年。吐蕃王朝灭亡后,该地区被多个势力瓜分。元朝时期,吐蕃被纳入中央政权管理。到了明朝,由于边疆地区管理疏忽,蒙古占领了青藏高原。明朝末年,和硕...
所以在划西藏、四川、云南、青海这些地方的边界时,就把康区正式归到四川管了。康熙的这个决定,对后来保住西藏起了大作用。1727 年,以前西藏的贵族阿尔布巴等人对清朝的管理不服,这就闹出了阿尔布巴之乱。雍正知道后,就调川军从康区进西藏。这样一来,康区成了给清军送补给的重要道路。后来时间一长,阿尔布巴...
首先,康区和藏区的地理环境有所不同。康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平均海拔较低,气候温和湿润。而藏区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其次,康区和藏区的文化背景也不同。康区的文化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藏区则保留了传统的藏族文化,包括语言、宗教、服饰等方面的传统。 最后,康区和藏区在经济发...
康区与安多都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界,是藏文明与汉文明之间的过渡地带。这里的居民大多属于藏族,明清的汉文文献常称他们为“番”或“番族”。 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深受格鲁派影响,但在政治上又不受甘丹颇章的直接统治,有着独特的社会形态。 康区在地理上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西高...
所以,整个康区的态势都出现过反复的摇摆,从一开始倒向东方,到之后倒向西方。再然后又重新倒向东方。难怪吐蕃人很不高兴的,给他们起了一个“两头羌”的外号,意思是这帮人首鼠两端,摇摆不定。说完了康区的大格局,我们先来说说唐朝对康区的经营,然后再说吐蕃东扩的脚步。唐朝对四川的经验很早就开始了,早在...
康区是指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居住在横断山脉、三江流域一带的西藏昌都地区和四川省甘孜州、青海省玉树州、云南省迪庆州等地,以操康巴方言为其特征的地域的一种称呼。 藏族康区昌都服饰 康区是指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居住在横断山脉、三江流域一带的西藏昌都地区和四川省甘孜州、青海省玉树州、云南省迪庆州等地,以操康巴方...
在汉藏史料的记载里,康区生活着众多族群,光名字就是好几十个。这些族群分散居住,分布在几乎康区的各个角落。 到了隋末唐初的时候,康区依旧广泛分布着党项、白兰、女国、多弥、西山八国、附国等部族,他们互不统属,各领其地。 由于史料记载的缺乏,我们只能简单描述其中几个比较大,相对比较清晰的族群。
“康”是一个历史地理名称,是藏语“kang”的汉语音译,在旧时汉语文献中曾译作“喀木”或“巴尔喀木”,是我国“藏地三区”(卫藏、安多、康)之一。在汉语环境中,人们习惯于将它称作为 “康区”、“康巴地区”或“康巴藏区”。 在早期的藏文史籍中,藏族学者习惯上把我国藏族地区划分为三大区:上部阿里三围、中部卫藏...
康区是汉藏之间的中间地带,康区研究对于揭示康区人群的历史主体性、汉藏历史关系及其未来相处模式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Gros, 2016; Giersch, 2016)。近年来关于康区的学术研究逐渐增多,丰富了藏学(或藏学人类学)研究,也加深了外部对藏区内部多样性的认识(杜永斌,2004;石硕,2006,2011;Gros, 2016),但社会科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