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进入翰林院后要经过三年的精英学习,方可散馆。散馆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庶吉士未来的仕途,这可不是走个过场,而是一场严谨的考验。清代庶吉士的散馆考试涉及诗、论、赋、时文、经义、策论等多个科目,考察他们的综合素养。一甲三名即便在殿试中取得状元、榜眼、探花的头衔,也不能绕过散...
庶吉士除了留馆外,授职最多的就是主事和知县两大类,另外还有委任他职的。如顺治、康熙时期,有不少庶吉士散馆后被授予国子监丞,满庶吉士还有改任旗官的,还有授内阁中书、笔帖式的。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庶吉士没有散馆而被授予实职,或供奉内廷,或修书议叙,或召对词科,这部分可以免试,不...
从品级的角度来看,庶吉士与一般的进士在初次任职时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差异体现在日后的升迁上。清代将庶吉士称为“老虎班”,意味着只要拥有庶吉士的身份,就有了优先授官的资格,几乎没有候补的情况。 此外,庶吉士由于在翰林院学习了三年,因此在京城中建立了一些人脉关系,因此即使被外放任知县,他们的升迁速度也远远...
从品级的角度来看,庶吉士与一般的进士在初次任职时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差异体现在日后的升迁上。清代将庶吉士称为“老虎班”,意味着只要拥有庶吉士的身份,就有了优先授官的资格,几乎没有候补的情况。 此外,庶吉士由于在翰林院学习了三年,因此在京城中建立了一些人脉关系,因此即使被外放任知县,他们的升迁速度也远远...
庶吉士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但与其他途径不同,庶吉士制度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文学来取士。具体的流程可以分为馆选、教习和散馆三个主要阶段。 作为第一阶段,馆选的具体操作比较宽松,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这在《明史》当中就有记载,“自永乐二年以来,或间科一选,或连科屡选,或数科不选,或合三科同选,初无...
万历二年科,因为张居正的儿子在当年的春闱之中落榜,张居正直接取消了那一年的庶吉士选拔。 另外的情况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明朝后期之后庶吉士队伍膨胀,破坏了这一制度的效能。 在这一背景下,明朝多次停止馆选,甚至想要废除庶吉士制度。在嘉靖年间,曾有两次,在庶吉士散馆之后,没有一个庶吉士获得留馆的恩准。
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如果没有通过考试会有什么后果? 原创2021-08-16 20:00· 清代的殿试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淘汰率的,只是对会试的名次进行重新的排定,位列一甲三名者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之后再分二、三甲名次。 殿试是科举考试最后的一个环节,但并不是最终的考试。殿试举行后,除了一甲三名之外,剩下的新科...
散馆试庶吉士赋得春蚕作茧,蚕事当春月,辛勤妇女咸。候时鸠上下,入户燕呢喃。松火燃村舍,条桑采谷岩。浴川身乍洁,食叶口方馋。起箔新蛾长,承筐素手掺。三眠类慵懒,八茧似封缄。漫比抽思巧,堪知为政凡。新丝还待卖,惭愧著袍衫。
李兆洛于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授安徽凤台县知县,连任7年,辖境大治。以父丧归,遂不出,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长达20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李兆洛卒。李兆洛,字申耆,阳湖人。嘉庆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改令 - 髙先生藏書于20240915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