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确实有权向对方发问,但这一权利的具体行使需遵循法庭程序和规则。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解答: 发问的权利与程序: 在民事诉讼中,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主要规定了法庭调查的顺序,并未直接提及当事人之间的发问,但在实际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通过其诉讼代理人,在法...
通过发问提纲,可以将庭审时可能提出的问题,按照不同的内容、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梳理。必要时,还可以预设对方可能的回答,再针对性地准备好对应的问题。 这样可以使庭审发问,更加清晰、流畅,避免庭审时慌乱或遗漏重要问题。 (2)拆分问题。 庭审时,应避免发问过于笼统、宽范。 比如: 辩护人问被告人:“你为什么要...
虽然庭审中的发问主要集中在法庭调查和辩论阶段,但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在审判长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仍有最后陈述的权利。这意味着,在这一阶段,被告人可以提出补充意见或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陈述,这也是庭审发问环节的一种延伸。 综上所述,庭审中的发问环节是法庭调查和辩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查明案件事...
一、明知故问。刑事案件,作为辩护人,庭审发问时,不管是问自己的当事人,还是其他同案犯,又或者是敌对证人,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明确知道会得到什么答案,再去发问。就像《孙子兵法》所说,一定不能打无把握之仗,先要立于不败之地,之后再去争取胜利。这样,才不会犯下大错误,更不会犯下低级错误。而一...
刑辩律师在庭审发问环节需综合运用策略与技巧,既要展现专业性,又要确保发问效果服务于辩护目标。 结合相关实务指引,需重点关注以下要点: 一、发问目标与原则 1. 明确核心目的 发问应为后续质证和辩论做铺垫,聚焦于展示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情节或证据。例如,通过发问澄清案件关键细节,为质疑控方证据或主张量刑情...
理解法官的工作负担和庭审的压力,他们可能需要快速结束庭审以处理其他案件,毕竟特别是基层法院,案件比较多,还要求结案率,压力都是比较大的,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你更加冷静地应对打断。因为按照《影响力》中的互惠原理,律师理解了法官,法官或多或少也会理解理解律师。4. 换一种说法再发问:如果第一次发问被打断...
有效的发问可以引导庭审走向,而有力的辩论则能增强己方主张的可信度。以下是一份关于庭审中发问与辩论的实用指南,旨在帮助诉讼参与人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庭审。 一、发问技巧 明确目的: 在发问前,务必明确你的目的,是想揭示某个事实、质疑对方证词还是引出新证据。 目的清晰有助于构建连贯的问题链,避免偏离主题。
如何进行庭审发问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针对原告诉请发问,注重固定诉请与合同状态 针对诉请的发问主要需要明确诉请的种类以及内容,常见的处理方式有:1.如果是诉请意思含混不清或有歧义,需要法官通过询问加以澄清。比如房屋租赁合同终止或解除后,当事人提出的恢复原状诉请,便需要进一步询问“原状”的具体...
4.一事一问。……其他的6条其实也很好,只是我觉得一次性自助10条很难,同时其他几个,有的时候可能也不太适合中国的法庭。〇4 1.关于速战速决。国外叫交叉询问,我们大多称之为发问。发问的时候不管是给证人也好,还是被告人或者是同案犯,都不要准备过多的问题,不要打持久战。按照作者的话说,“应该像...
在民事诉讼庭审中,当事人有权进行互相发问。这一环节主要在法庭调查阶段进行,目的在于通过发问和回答,进一步明晰案件事实。 一、发问环节的基本规定 发问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庭审中享有发问的权利。这包括原告、被告以及第三人等诉讼参与人。 发问的目的:发问主要是为了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