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1901年11月9日-1967年10月7日),原名冯文炳,出生于湖北黄梅,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家、作家,中国现代文坛著名文学家。 废名于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接触到新文学,1925年10月,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废名的诗往往是信笔所致,挥洒自如,行乎当行,止乎当止[1]。代表作有《桥》《...
废名(1901年11月9日-1967年10月7日)本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1925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的…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废名|乡间是一首纯粹明净的牧歌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里,废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将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与白话结合,创作出雅致清新的乡间小调。本文选自其代表作《桥》,描写了小林、琴子、细竹三人所见所历的乡间风物、景致与人情。在废名笔下,《桥》之所在,是一处未落凡尘的世外仙境。空灵精巧,充满生命与自...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废名的最后一部小说,有“返璞归真”的特点,在“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这一章里,废名谈到了写《阿赖耶识论》的目的,也是对《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创作目的的注解:“……莫须有先生乃真像一个宗教徒祈祷,希望他的著作顺利成功,那时自己便算是一个孝子了,对于佛教,也便是对于真理,...
废名生前出版的集子有《招隐集》《跟青年谈鲁迅》《谈新诗》等,后来有多种版本散文选集出版。废名的文章有古诗气象,文辞简约幽深,有禅意。废名笔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用文字描绘的风景画既是自然的写照,也是心境的写意。他的作品《菱荡》被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本版《废名散文》将收入...
鄂东奇人废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沉浮较大,这与他的独特文风和个人脾性都不无关系。卞之琳说废名是“偏将”“僻才”,俞平伯在致胡适信中说:“废名畸形独往,斯世所罕。”于是废名其人其文在一般读者看来是陷入神秘不可解一路。那么,废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今天的夜读,作家眉睫为您解读。 等待被重新“...
废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知名度却始终平平,原因大抵有二,一来废名的小说“不注重写人物,也几乎没有故事”,他是用作诗的方法写小说,字里行间处处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再者,废名对佛学的研究,也使其作品自然而然地带上了禅味,于是便更让他的作品显得艰涩难懂。
作家笔名。丘士珍(1905-1993),原名丘天,又名家珍,曾用笔名废名,福建龙岩人。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冷落》、中篇小说《复仇》等。人物经历 南洋作家废名先生 丘士珍(1905-1993),原名丘天,又名家珍,曾用笔名废名,福建龙岩人。少时与同乡马宁(1909-2001)、丘絮絮(1909-1967)(后均为南洋著名作家)师从...
废名的儿童小说多是写实的。有研究者提出,废名笔下的儿童形象,既有“乡土社会的苦命儿”,又有“诗意梦境的宁馨儿”。“苦命儿”如柚子妹妹、阿妹、驼背姑娘、阿毛等,她们饱受贫穷和疾病的折磨,同时又遭受大人“重男轻女”思想的压迫,有些细节如泣如诉,催人泪下,体现了废名的写实功底。“宁馨儿”主要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