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文生义,似乎这个久病不起的耄耋老人并未坚持《废医论》的主张,也在寻找疗治之方。甚至为儿媳起早为他配药而于心不忍。 与近代提出废医的几位后来者的西化背景不同,俞樾却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卫道者,在清代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按常规,凡是近代反对中医的学者都是崇奉科学主义的西化人士,而俞樾却不...
从清末国学大师俞樾痛斥“医可废”,到民国政府一纸公文险些将中医踢出历史舞台,再到现代学者高呼“伪科学”——这传承千年的国粹,为何屡遭“灭顶之灾”却越战越强? 从差点被写进历史教科书的中医黑案,到震动国际医学界的诺奖逆袭;从席卷民国的废止风暴,到全球疯抢的抗疫中药…这场持续百年的中西医世纪交锋,究竟藏...
废医论 清-俞樾 本义篇第一 古者医卜并重。周礼天官有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其所属有食医、疾医,皆中士;春官有大卜下大夫二人,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所属有龟人中士,堇人下士。夫医卜一艺耳,而周公特置官以掌之,是圣人重医卜也。至春秋之世,此二事犹为当世所重。左氏载...
5 p. 俞樾评传 5 p. 俞樾评传 36 p. 俞樾集名碑联句 3 p. 从俞樾《废医论》引发的对中医教育的思考 19 p. 俞樾预言诗九首 4 p. 俞樾“废医论”及其思想根源分析 38 p. 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机制研究 3 p. 俞樾故居游记 发表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匿名评论 提交 关于...
《废医论》 1878年,俞妻病逝后,俞樾愤于所延请的中医无法挽回家人生命,于是批阅医书,提笔撰就《废医论》。《废医论》收入《俞樾全集·俞楼杂纂》卷45。《废医论》由“本义”、“原医”、“医巫”、“脉虚”、“药虚”、“证古”、“去疾”七篇组成。他在文中激愤地呼吁:“夫医之可废,何也?曰:医无...
废医论 清-俞樾 本义篇第一 古者医卜并重。周礼天官有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其所属有食医、疾医,皆中士;春官有大卜下大夫二人,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所属有龟人中士,堇人下士。夫医卜一艺耳,而周公特置官以掌之,是圣人重医卜也。至春秋之世,此二事犹为当世所重。左氏载二百四十年中...
废医论 清-俞樾 本义篇第一 古者医卜并重。周礼天官有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其所属有食医、疾医,皆中士;春官有大卜下大夫二人,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所属有龟人中士,堇人下士。夫医卜一艺耳,而周公特置官以掌之,是圣人重医卜也。至春秋之世,此二事犹为当世所重。左氏载二百四十年中...
谈谈俞樾的废医论..《废医论》 1879年,俞樾开始撰《俞楼杂纂》,凡50卷。在第45卷中专列《废医论》,[2]全文共分七个篇章,七千余字。以下逐一略述其义。 本义篇:俞樾以《周礼》、《春秋左传》、《史记》等古书为证
废医论 清-俞樾刘凤飞搜集整理 2013年12月8日 本义篇第一 古者医卜并重。周礼天官有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其所属有食医、疾医,皆中士;春官有大卜下大夫二人,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所属有龟人中士,堇人下士。夫医卜一艺耳,而周公特置官以掌之,是圣人重医卜也。至春秋之世,此二事犹...
《废医论》:古者医卜并重。周礼天官有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其所属有食医、疾医,皆中士;春官有大卜下大夫二人,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所属有龟人中士,堇人下士。夫医卜一艺耳,而周公特置官以掌之,是圣人重医卜也。至春秋之世,此二事犹为当世所重。左氏载二百四十年中,自庄公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