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比(常用符号R表示)定义为一次完整应力循环中最小应力(σ_min)与最大应力(σ_max)的比值,公式为: [ R = \frac{\sigma_{min}}{\sigma_{max}} ] 例如,若某构件承受的循环应力在50MPa(最大)到10MPa(最小)之间波动,则应力比R=0.2。当R为负值时(如R=-1),表示存在拉压交变载荷...
应力比是材料或结构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用于描述载荷循环特征及其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这一参数在材料疲劳测试、机械设计、工程结构寿命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其数值范围通常在-1到1之间,不同比值对应不同的载荷类型。 定义与计算方式 应力比(常用符号r表示)的...
应力比就是最低点和最高点的一种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应力比R =最小应力σmin /最大应力σmax。 2.应力比的取值范围 应力比的取值范围很关键,它能反映材料所处的应力状态。 当应力比R = 1时,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叫完全对称循环应力。就像车轮子一直转,每转一圈,受到的应力大小和方向都在对称...
应力比(λ)=(KvL)/(I/σ) 其中Kv为弯曲常数,L为构件长度,I为截面惯性矩,σ为截面公共弯曲挠度。 三、应力比的允许值 根据《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中的规定,钢构件的应力比有以下限制: 1. 主材应力比不得大于200; 2. 由局部构件组成的承压构件应力比不得大于120; 3. 构件弯曲应力最...
应力比是指两个部位或构件在受到相同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应力之比。应力比是一个重要的力学概念,尤其在工程结构和机械设计中广泛应用。下面将对应力比进行 1. 应力比的基本含义 应力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内力。应力比则是比较两个或多个部位或构件在相同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大小...
应力比的计算依据具体应用场景可分为通用方法和特定结构公式。通用计算采用最大应力与原始应力的比值,而特定结构(如梁)则需结合几何参数和力学系
应力比反映了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其取值范围反映了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应力比越大,表示材料的强度越高,抗拉性能越好。应力比越小,表示材料的强度越低,抗拉性能越差。 1. 当应力比为0时,表示材料只受到拉力作用,不存在压力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材料的抗拉强度最大,但在受到压力作用时易产生脆性破坏。
国内《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明确规定不同构件类型对应不同限值,比如轴心受力构件应力比限值取0.85,受弯构件取0.9,压弯构件取0.95。这些数值来源于大量试验数据和工程经验,考虑材料塑性发展、残余应力、几何缺陷等综合因素。国外标准如美国AISC规范对同类构件的限值设定存在差异,设计涉外项目时需注意规范体系转换。
在疲劳试验中,应力比R=-1时,属于对称恒幅循环载荷控制下的实验。此条件下的应力-寿命关系是材料的基本疲劳性能曲线。应力比R是循环应力的特性,以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表示,即r=σmax/σmin。另外,根据R的取值范围(-1到1)和性质,可以进一步理解其在疲劳试验中的作用:当R=1时,属于静...
(应力比的倒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K)不过,还要区分“正应力强度应力比”(也俗称“强度应力比”)、“稳定应力比”和“剪应力应力比”。既然是“安全系数”的概念,当然越接近1,安全余量就越少啦。为追求经济性,有人把设计的应力比用到0.99甚至1.00。我不赞成这种设计。一般的,控制在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