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在杭锦旗境内面积占库布其沙漠总面积的71%。曾经的茫茫沙海,让当地百姓饱受煎熬。“扫沙,是学校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提及当年,在杭锦旗土生土长的张子俊记忆犹新。花甲之年的他回忆说,当年老师和同学们每天早上要先挖走教室门口的沙,再扫掉课桌上一层厚厚的土,大家才能上...
“我们的治沙经验慢慢被外界学习借鉴,过去的荒沙地现在变成了种苗培育基地,杨树苗、沙柳苗、柠条苗、果树苗等多种林木种苗从这里运往各地。”张润焕说,“大伙通过治沙致了富,真正吃上了‘生态饭’。” 总面积约7000万亩的毛乌素沙地分布在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韩玉飞告诉记者,在库布其沙漠,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模式,在南、北两侧营造乔、灌、草结合的生物锁边林草带,阻止沙漠南侵、北扩、东移,防止泥沙向黄河侵入;中间利用库布其沙漠南北走向的10条季节性河流和22条大小不等的穿沙公路,进行切割治理。 沙海中的绿色版图...
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韩玉飞告诉记者,在库布其沙漠,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模式,在南、北两侧营造乔、灌、草结合的生物锁边林草带,阻止沙漠南侵、北扩、东移,防止泥沙向黄河侵入;中间利用库布其沙漠南北走向的10条季节性河流和22条大小不等的穿沙公路,进行切割治理。 沙海中的绿色版图...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7日电题: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朱文哲、侯维轶 “白天点明灯,夜晚沙堵门,立春不出门,出门沙埋人”,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曾经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作为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在杭锦旗境内面积占库布其沙漠总面积的71%。曾经的茫茫沙海,让当地百姓...
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一线观察 “白天点明灯,夜晚沙堵门,立春不出门,出门沙埋人”,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曾经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作为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在杭锦旗境内面积占库布其沙漠总面积的71%。曾经的茫茫沙海,让当地百姓饱受煎熬。“扫沙,是学校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提及...
鄂尔多斯市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8%,丘陵沟壑区和干旱硬梁区又占总面积的48%。恶劣的自然条件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深重的苦难,不治沙不行! 鄂尔多斯人决心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确定荒漠化防治的主线任务——治沙。要治沙,不能只顾埋头干,更要抬头看,看自然规律,看长远...
2009年亿利取得了微创植树的专利,在2011年第三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向全球免费公开这项技术,为全球360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治理带去了新理念和新方法。2013年,亿利微创水汽法已开始在毛乌素沙地治理中推广,治沙4.2万亩。迄今,亿利用微创水汽法在库布其沙漠推广应用150余万亩。
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沙区群众正在用荆棘条固沙。经济日报记者 常理 摄 茫茫无际的沙漠,是人类面对的最可怕也是最顽固的敌人之一。在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一直是困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经过几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昔日的“不毛之地”变身绿色家园,焕发新的生机。生态美则产业兴,沙区人民不仅探索...
被喻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已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典范;曾经的“不毛之地”毛乌素沙地,筑起了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几代人的努力下,中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一个个生态奇迹!这启迪我们要( ) ①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尊重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