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茨规律最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在19世纪末提出,但是他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后来,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质量控制专家约瑟夫·J·库兹涅茨将这个规律用数字进行了描述,并将其命名为“库兹涅茨规律”。 三、具体内容 1. 20/80比例 库兹涅茨规律指出,在一个系统中,20%的因素会导致80%的结果。例如...
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主要有,从纵向分析,库兹涅茨选择了13个发达国家和4个能取得长期记录的欠发达国家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研究的结果如下: 在所有发达国家,A部门在总产值中的份额在长期内都显著地下降了。在大多数国家,这种下降达到20-30个百分点。同时,大多数发达国家的I部门份额上升显著,上升25-30个百分点...
论述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答:四、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分布的演变趋势 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
1、产品类型演变: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指出,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进,产品类型从简单到复杂、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成品,逐渐演变成有技术含量的高档产品,形成了再生产。 2、产品功能演变:库兹涅茨产品结构演变规律指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从而成为丰富多彩的产品功能特征,并不断改变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满足...
在配第一一克拉克的研究基础之上,西蒙·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对三次产业国民收入比例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产业发展规律。库兹涅茨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析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特点,并深入挖掘其变化规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库兹涅茨发现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世界各国普遍低于1。
库兹涅兹产业结构论是指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的学说,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在1941年的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就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间的重要联系。他通过对大量历史经济资料的研究得出重要结论而提出。(1)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劳动力在全部劳...
环境科学中有一个名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规律(下图),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其合理解释有( )①环境污染程度的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过程②经济增长与
环境科学中有一个名为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规律(下图),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合理解释有环境①环境污染程度的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过程污染程度拐点GDP趋势线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都属于正相关关系③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联系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环境污染程度曲线④把握该规律有利于增强...
唯一直接从资料发掘经济规律的大师 关于库兹涅茨对经济学的贡献,可分为国民收入的研究和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两大部分。在国民收人的研究方面,一般的经济学教科都以“国民收入之父”称呼库兹涅茨,由此可知,他在国民收入方面的贡献。的确,库兹涅茨在学术研究上的主要贡献,是在衡量美国不同时期的国民收入,并且分析其组成...
与19年规律接近的自然现象是月球赤纬角变化周期。 月球赤纬角变化周期有13.7天和18.6年,其中18.6年周期接近库兹涅茨周期和历史事件的19年规律。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月球赤纬角周期性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包括潮汐极大期、全球气温变化、飓风活跃期、旱涝灾害、地震等相关,会影响地球气候环境,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