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家看来,石所保留的原生形态与自然属性比什么都美,仿佛从中看到了独立自由的人格、不随波逐流的秉性。 观赏石 张冰 摄 “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语出《庄子·德充符》,该篇讲了6个小故事,都是相貌丑陋、身体残缺、怪诞另类的人因为德行善举获得人们的尊重,从而忽略其缺陷的故事,最后归纳出一个观点,...
庄子美学的特点是,他以带有泛神论色彩的道德论为基础,从人的精神自由的天然合理性出发,坚持艺术和审美同超功利的人生态度的紧密联系。 一、庄子美学的主要内容 1.美根源于化生万物的“道”,美在得“道”而有“德”的个体自然物。 庄子画像 现实生活中,一切“侵德”的人为造作,均有损于个体自然物的内在生命力...
庄子进一步提出:“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世间》)他又说:“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通过“心斋”“坐忘”来修养自己的心境,排除欲望的干扰,以此来通...
在庄子的世界里,设计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与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艺术。他提倡的自然化思维,让我们在设计时能‘朝彻’‘见独’,看到更广阔的可能性。 如包豪斯的大师们一样,我们在创新中寻找平衡,既尊重传统,又勇于突破。️ 庄子的哲学,就像一股清泉,滋养着我们的创意灵魂。 那么,如何将庄子的道家美学融入我们的...
庄子的思想与老子思想合为道教思想,其与儒家思想互补,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史。经他完善的道家美学与文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滋养着中国艺术。 首先,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影响了后世文人。庄子“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摒除欲望,宁可过卑贱贫穷的生活而保有自由,也不愿富贵而为统治者所利用,这...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 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 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 之曰:‘我世世为澼絖,不过数...
与道合一——由庄子人生哲学看道家美学
在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进程中,道家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从创作的主导思想来看,强调心灵与事物的和谐统一。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养生主》) “越名教而任自然”(魏•嵇康) 将人的主观意识从实际出发,超越客观的事物的束缚,净化内心世界达到...
大众文 艺大 众文艺1 72摘要: 道家哲学可以 说是中 国 美学的 起点, 它的 学说博大精深, 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也是极其之广的。 研究道家的美学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本文仅从庄子的人生哲学角 度进入, 来谈谈道家关于“与道合一” 的美学观点。关键词: 与道合一; 物我同一; 庄子; 道家美学关于人是否有...
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的发展背景及内涵探索,寻找其作为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前意识”的核心线索,并以此探究庄子美学思想中特有的“冷静在场”哲学,即跳脱传统西方哲学主客二分认识论,以一种将人格境界审美化的方式重新探讨人与世界关系的,超越“对象化”的美学观。关键词:庄子美学;审美;知识分子1 背景分析1.1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