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区两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统筹协调,广泛听取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意见,认真编制历史建筑年度修缮计划,并督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抓紧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修缮工程,打造了一批历史建筑修缮精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在历史深厚的广州,文化保护从未停歇。2023年12月13日,广州市政府第16届8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项极具分量的政策——《广州市历史文化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修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这一新法不仅将为广州123处历史文化保护区和828处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提供明确指导,同时也为推动本地历史文化...
广东省农业展览馆馆址于1963年后用作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现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其中,原综合馆扩建后用作广东省科技图书馆。 链接 广州,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具有极其丰富文化遗产。从1951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开始,一直...
近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与广州市文广新局召开《广州市历史建筑(第四批)推荐名单》专家论证会,会议同意推荐122处历史建筑线索为历史建筑,提请市名城委审议,并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越秀区5处历史建筑入选《广州市历史建筑(第四批)推荐...
近日,以“绣花功夫,赓续文脉”为主题的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大会在风物荟萃、名胜云集的广州荔湾区举行。来自全国的院士、专家和业界代表共聚胜地,共话发展,为广州准确把握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协同推进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等方面提供了更高层次、更加专业的指导,奉献了一场聚焦历史文化和历史建筑保护,探讨传承中华文明印记...
广州市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审议通过建筑修缮新规 历史的沉淀往往在我们身边悄然流淌,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在无声地讲述着城市的故事。12月13日,广州市召开了第16届88次政府常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历史文化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修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这一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
光孝寺,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荔湾西街,是广州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光孝寺建于公元537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广州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南方佛教的重要圣地。 光孝寺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建筑群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组成,寺内还有一座高达40多米的石塔。寺内的建筑均采用典型的中国...
【广州市历史建筑精选】文化设施篇--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旧址水产馆,位于荔湾区西堤二马路37号文化公园第八展馆,建于1951年。岭南现代建筑先驱者夏昌世先生在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中快速完成了设计,充满了精致的细节,纤秀的柱子,轻盈的楼板,灵动的线条,通透的印象,预示了之后岭南现代建筑的形式特征。O网页链接 ...
2024年12月2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为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修缮监督管理,印发《广州市历史文化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修缮监督管理办法》穗府办规〔2024〕20号,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