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为平仄都不送的,搭配的是「d音位」。演变为平送仄不送的,搭配的是「d̤音位」。演变为平仄...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音韵学问题,学过音韵学都知道古时候汉语很多浊声母,现代普通话几乎没有浊声母了。古代浊声母变为现代清声母的规律是“平送仄不送”,意思就是全浊平声变为次清(送气清音),全浊仄声变为全清(不送气清音)。36字母你熟悉吗?不然说了也不懂。
演变为平仄都不送的,搭配的是「d音位」。演变为平送仄不送的,搭配的是「d̤音位」。演变为平仄...
现代普通话几乎没有浊声母了。古代浊声母变为现代清声母的规律是“平送仄不送”,意思就是全浊平声变...
相信我自己嘎 吧主 13 平送仄不送是指声母送气与否,分类上,古平声是平,古上声去声入声是仄,红线是入声,按规律是读不送气声母。这个规律可以推导古全浊声母到普通话的演变。如果从普通话语音出发来反推,是推不出的,也无意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0-21 18:42 回复 ...
解析 不送气塞音、塞擦音,今读平声,有2种情况.1.中古是开音节:只能是不送气清音,清音属阴,自然归阴平.(中古是浊音平声的话,运用“平送仄不送”的规律,都变成送气了.)2.中古是入声,这种情况任何声调都有可能,但既然是入声韵,就不可能是阳声韵,即鼻音作韵尾.综上所述,不送气+鼻韵尾+阳平, ...
1.中古是开音节:只能是不送气清音,清音属阴,自然归阴平.(中古是浊音平声的话,运用“平送仄不送”的规律,都变成送气了.)2.中古是入声,这种情况任何声调都有可能,但既然是入声韵,就不可能是阳声韵,即鼻音作韵尾.综上所述,不送气+鼻韵尾+阳平,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2)...
平送仄不送的例外问题..看知乎上说,“恸”“叛”“佩”三字今读送气去声,但中古声母是全浊。自己也去查了查,“恸”反切为徒洞切,上字声母确系全浊,粤拼也只有一个读音dung6,不送气阳去调;“叛”粤拼为bun6,反切则有薄半切
平声分成阴平阳平(1声2声)入声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平声浊音变为送气清音,仄声变为不送气清音 开口呼 合口呼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浊音的上声变去声
因为:1.声母浊音清化,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2声调平分阴阳,清阴平浊阳平。所以,送气的阳平字多“朋,同,成,头,晴……”所以,不送气的阳平很多都是入声字,“白,拔,敌,直,竭,夹” 只会说普通话,学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