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襄楼是研究古代建筑、三国文化、芦山民俗、芦山庆坛、花灯等傩戏和民间小戏形成史的重要实物。2006年,平襄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姜公庙】 姜公庙(姜侯祠大殿),与平襄楼在同一中轴线,坐北朝南。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重建于南明永历四年(清顺治...
芦山平襄楼🏛️ 这座宏伟的建筑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蜀汉的平襄候姜维而建造的。平襄楼本身是元代的建筑,拥有三重檐两层结构,二层龛帐内还保留着姜维与两位侍从的彩塑,山墙上还保留着明代的壁画。🏞️ 汉姜古城 平襄楼所在的古建筑群现在被称为“汉姜古城”,这里还有姜侯祠牌坊、姜公庙大殿、金花戏台和一段...
平襄楼,又名姜庆楼,坐北向南,为三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斗拱建筑,南北檐面同式,一楼一底,上下层间附腰檐一周,远望俨如三层建筑,通高约14米。底层面阔五间,纵深显五间10米,占地202平方米。上下檐四周施斗拱38朵,五铺作,正背面明间皆施补间铺作二朵。内柱为通柱,直达上层。上层为四架橡屋用二柱,面阔三间...
📍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城南街的平襄楼,初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祀奉三国蜀汉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这座楼历经元、明、清多次维修,仍保留着元明时期的建筑风格。🏛️平襄楼临街而建,是一座四柱三开间的斗拱牌坊,牌坊正中横额上书“汉姜维祠”,背面题“万古忠良”。探访时恰逢文管部门巡查,经许可,得以登上...
平襄楼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芦阳镇南街汉姜侯祠内,始建于北宋,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蜀国镇西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而建造的。建筑初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后来在元代进行过重建,并且历代都有过维修,但是仍然保留了元明的建筑风格。平襄楼坐北朝南,为三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斗拱建筑,南北檐面同式,一楼一...
2.平襄楼景点照片平襄楼介绍:有千年历史的平襄楼,也叫姜庆楼,始建于宋代,是专为纪念三国大将姜维而建。整栋楼全由木头构建而成,高约13米,宽18米左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还要在此举行“8月彩楼之会”,看难得一见的跳花灯、唱庆坛等地方戏。 景区介绍 旅游攻略 怎么去 门票 天气 景区简介: 芦山汉姜古城是一个...
平襄楼在芦山县城南街姜维祠内,是一座明代的木构楼阁。早在造访前这座稀有的楼阁就已经深深吸引了我,途中充满了期待。沿着南街没走多久,一座仿古城楼便引入眼帘,楼下城墙的残垣上长满了杂草,简直古意盎然。在城门拐过去便是戏台——平襄楼的一进院,可以对平襄楼,斗拱、门窗、屋檐一顿狂拍了。 大抵...
196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平襄楼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从政府层面明确了其保护地位。1986年,经省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平襄楼更名为“平襄楼”,更准确地反映了其历史背景。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平襄楼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标志着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
🏯 平襄楼: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 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城南街的姜庆祠内,隐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平襄楼。这座楼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是为了纪念三国蜀汉时期的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而建。平襄楼历经多次重建,虽然在元代之后历代都有维修,但幸运的是,它依然保留了元明时期的建筑风格。
1939年10月,古建专家刘敦桢考察平襄楼时,认为其结构“甚特别”。建国后,重庆建工学院古建专家辜其一两次带学生来此考察实习,认为平襄楼内部结构“尚存宋风”,许多构件可能是宋元的原件。196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姜庆楼”将其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经省文物主管部门同意更名为“平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