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寄生荔枝蝽卵的平腹小蜂会羽化出第一代,加上3月底释放的第二批小蜂,将有足够的蜂量来应对荔枝蝽的高峰产卵。预测早春荔枝蝽产卵期的简易方法是:从2月初开始,每隔5天在田间捕捉10头雌成虫,检查其腹部是否有卵粒。一旦发现卵粒大小正常,即可判断田间已有产出的卵,此时便可释放首批平腹小蜂。(二)释放数...
平腹小蜂 荔枝蝽,学名昆虫纲,半翅目,属于荔蝽科。果树害虫,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也为害其他无患子科植物。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体盾形、黄褐色。中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
白跗平腹小蜂 学名: Anastatus albitarsisAshmead。膜翅目,旋小蜂科。成虫体长2.3~3毫米,黑色, 带铜色光泽。触角13节, 披短毛, 棒状部由3节组成, 柄节赤褐色。中胸盾片、小盾片、三角片呈青铜色,密布刻点。腹部第一至二节细小, 逐渐加宽,以第五节最宽。(见图)分布中国江苏、福建、湖南、广东; 缅甸。寄...
最后,生物防治方法能够长期有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化学防治方法往往只能解决短期问题。 三、利用平腹小蜂进行生物防治 平腹小蜂虽然是一种害虫,但是它也有天敌——平腹小蜂寄生蜂。平腹小蜂寄生蜂可以寄生在平腹小蜂的幼虫体内,从而控制它们的数量。因此,利用平腹小蜂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可以取得很好...
平腹小蜂产卵于荔枝蝽卵内,孵化的幼虫吸食卵内的营养物质,成虫后破蛹而出,所以荔枝蝽和平腹小蜂的关系是寄生。(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平腹小蜂在荔枝蝽卵内产卵属于基本的生存需求,故属于先天性行为;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3)有些有毒物质如重...
如放蜂数量不够,残余少量荔蝽若虫可能造成较大危害时,可用低毒、低残留且对平腹小蜂杀伤力小的农药如敌百虫 800 倍等喷杀。每年的 3-5 月份,每隔 3~5 天要巡视一次田间,见有蝽蟓若虫或其它害虫在个别树上时,要实行挑治,即用药液喷洒该树而不用对全园全面喷药,这样既...
平腹小蜂属于膜翅目,是一种寄生性昆虫,通过寄生于荔枝蝽的卵或幼虫,从而控制荔枝蝽的数量。平腹小蜂的生态环境 分布范围 平腹小蜂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分布广泛。生态环境 平腹小蜂多生活在荔枝、龙眼等果园中,以寄主卵或幼虫为食,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平腹小蜂的繁殖与生长 ...
但荔枝蝽象卵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卵寄生比率略有下降,所以平腹小蜂种群密度越大对荔枝蝽象防治效果并不是越好,B错误;C、据图分析,Orco基因缺失型平腹小蜂使卵寄生比率下降,所以Orco基因缺失型平腹小蜂的防治效果较差,C正确;D、由图分析,荔枝蝽象卵密度不同,卵寄生比率不同,故荔枝蝽象卵密度会对寄生比率产生影响...
通过前期调查监测,结合近期气候条件等综合分析,预计我市荔枝蝽在3月23日至25日普遍进入产卵盛期。本次对6个镇街17个荔枝种植大户派发平腹小蜂卵卡共21200卡,覆盖果园面积约1060亩;计划4月2日对以上种植大户派发第2批平腹小蜂卵卡。2013年以来,东莞市农技办持续开展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技术示范。调查数据显示,...
[解析](1)平腹小蜂的幼虫寄生在椿象的卵内,从卵液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平腹小蜂的寄生可以降低椿象的种群密度,从而减小椿象对荔枝的伤害。 (2)由图可知,复合种植园中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增多,可以借助于捕食和寄生关系来控制植食性昆虫的数量。 (3)复合种植园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