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舆地纪胜》:“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故名。”⑶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短暂。《僧祗律》:“一刹那着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⑷十年: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
江苏扬州平山堂|不到平山堂,不算懂扬州 沽酒听风 1w 扬州平山堂栖灵塔远眺 清姐世界之旅 725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这座山,便是扬州文化高地——平山堂。 喜欢扬州,如果把心水的扬州景点 把剑长歌 1154 扬州金碧桃花🌸王即将绚丽登场 | 平山堂东路 旅游的小点点 1217 扬州千年古刹...
扬州城北有蜀冈,其中峰为扬州最高点,又是扬州名胜古迹的聚珍点。主要名迹有:平山堂、谷林堂、六一祠(欧阳祠)、大明寺(法净寺、栖霞寺)、西园、第五泉、鉴真和尚纪念堂等。人们通常以其中一个景点代称蜀冈中峰。扬州市民喜称这儿为平山堂,佛家弟子喜称这儿为某寺,日本友人则首先想到鉴真纪念堂。不同的称呼,...
苏轼这首《西江月·平山堂》是一首凭吊词作。通过描绘瞻仰恩师欧阳修词作手迹的情景,以及所闻所见,道出对恩师的缅怀之情,也蕴含自身的人生感叹,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全词以欧阳修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为中心线索,前后自然衔接,意脉不断,浑然一体。为了加深对苏轼这首词的理解,有必要摘录欧阳修...
《平山堂》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古体诗。平山堂,欧阳修所建,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瘦西湖北蜀冈上。作品原文 平山堂⑴ 城北横岗走翠虬⑵,一堂高视两三州⑶。淮岑日对朱栏出⑷,江岫云齐碧瓦浮⑸。墟落耕桑公恺悌⑹,杯觞谈笑客风流⑺。不知岘首登临处⑻,壮观当年有此不⑼。作品注释 ⑴平山堂:...
平山堂原为广州中山大学的建筑物,1922年9月兴建,4年后完工。“平山”之名源于爱国港商冯平山先生。冯平山(1860年—1931年),名朝安,字昆炎,号平山,广东新会县会城镇渡湾街高第里人。冯氏自小跟随叔父往泰国经商,从学徒、采购做起,逐渐发达,生意涉及航运、银行等。清末,冯被封为中宪大夫光禄寺署正(属...
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隐藏着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胜地——平山堂。这座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的建筑,由当时的扬州知府欧阳修所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清幽的环境,成为了士大夫和文人墨客们吟诗作赋的理想场所。🌄 平山堂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视角,坐在堂上,江南诸山的壮丽景...
手种堂前垂柳:平山堂前,欧阳修曾亲手种下杨柳树。别来:分别以来。作者曾离开扬州八年,此次是重游。文章太守:作者当年知扬州府时,以文章名冠天下,故自称“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作者当年曾在平山堂挥笔赋诗作文多达万字。千钟:饮酒千杯。直须:应当。尊:通“樽”,酒杯。衰翁:词人自称。此时作者已年逾五十。
西江月 · 平山堂 【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平山堂在扬州城西北大明寺侧,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所建,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由于其所在地势甚高,江南诸山拱列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