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玉已知的84幅以动物 为主题的油画作品中, 画马的作品多达34幅, “马”这个题材持续的艺术探索 横贯了常玉近40年的创作生涯。 草原漫步 50x65cm 1940年 常玉为何对“马”如此偏爱? 这应该与马儿带给他的美好 记忆分不开。常玉的父亲 以画马享誉家乡南充, 马的形象深深...
常玉是20世纪早期留法并旅居巴黎的中国艺术家。他的油画作品《马》中,水天一色,一匹马正在河中饮水。河滩和远山的空间布置,既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呈现出平远的山水画意境,又具有西方现代艺术所追求的平面形式构成原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马与美人形象常常并置。常玉画马也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充满了女性...
马:常玉的“孤独之歌”在20世纪的巴黎,一位中国艺术家用他的画笔描绘了无数令人心动的画面。常玉,这个名字在艺术史上或许不如其他大师响亮,但他的作品却以其独特的东方韵味和现代感,赢得了“东方马蒂斯”的美誉。常玉的《马》系列,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他的笔下,马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一...
四川人常玉流浪法国,在二战前后是国际上最有名的中国艺术家。如今他的作品已为天价,成为各大博物馆的宠儿,今天特别整理了他笔下的马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够喜欢。资料整理:斜眼老鹰。
常玉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马塑造为他心灵深处的知音。若说菊是常玉画中的绝恋佳人,那么马则更像是他内心的灵魂伴侣。在常玉的笔下,马的形象既非西方绘画的线条分明,也不同于中国画的灵动飘逸,而是展现出一种温柔的色彩与飞扬的意态。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精髓,创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魅力。...
“马”是常玉创作生涯中十分珍爱的主题,对“马”的再现过程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溯与“马”题材艺术的持续探索,同时还是常玉本身洒脱豁达、热情投入个性的挥注以及他身居异国他乡,继而生发浓厚思乡离愁、寂然孤单情绪的外向投射。 背上的马戏团团长先生27.2x19cm布面油画1926年 ...
常玉(1901—1966),本名常有书,生于四川顺庆,他的书画启蒙来自父亲。1910 年随赵熙学习书法;1917 年入上海美术学校就读;1920 年在五四运动的热潮下与徐悲鸿、林风眠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并在同年赴日本在东京展出其书法作品;1921 年与徐悲鸿、张道藩等留法学生组织“天狗会”;旅居巴黎期间,他的 艺术领...
在构图上,常玉同样展现了卓越的创意。他巧妙地运用了两匹马的对比,形成了画面的视觉焦点,使得观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同时,他对笔触的把控也极为精准,通过线条的细腻勾勒和色彩的巧妙渲染,使得画面生动且富有力量感。综上所述,《白马黑马》不仅是一幅精湛的油画作品,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艺术的升华。
🐎常玉画笔下的小马儿们,总是带着一丝温柔和情意。它们在诺大草原上自由奔跑,享受着那份独特的自由空间。苍茫的天地间,这些小小的身影仿佛只有它们自己,孤独而又自由。常玉在异乡的生活,也如同这些马儿一样,享受着那份孤寂的狂欢。▪️在常玉已知的84幅以动物为主题的油画作品中,画马的作品多达34幅。常玉对“...
常玉油画《马》:中西合璧的璀璨瑰宝 今天,我们来欣赏常玉的作品,《马》,这是一幅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油画作品。 常玉(1900—1966),本名常有书,生于四川顺庆。9岁随赵熙研习书法,后又随父学画。早年赴日本习画,1921年转法国勤工俭学,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研习油画,毕业后侨居法国。1966年在寓所中因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