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互草(《本经》)、恒山、七叶(《吴普本草》)、鸡骨常山(陶弘景)、翻胃木(侯宁极《药谱》)、黄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叶]。 【科属】:虎耳草科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有小毒。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可达2米。茎枝...
常山是一种在秋季采挖的中药材,常见于江西、湖南等地。其产地广泛,遍布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甚至远至西藏和台湾。在虎耳草科这个大家庭中,常山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员。▲ 植株与根部特征 常山植株高1-2米,根部粗壮且木质化,形态显著。主根已经木质化,直径最粗可达1.5厘米,断面呈现...
【药材名称】常山 【别名】互草、恒山、七叶、鸡骨常山、翻胃木、黄常山、土常山、大金刀、大常山、树盘根、一枝蓝、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摆子药。 【来源】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根。 【性味】苦;辛;寒;有毒。 【归经】归肝经;脾经;肺经;胃经。 【功能主治】劫痰;截疟。主治疟疾,胸中痰饮...
常山草是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嫩枝叶,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这种草药夏季采收后晒干,其主要成分及分布特征使其在这些地区广为使用。它的别名包括鸡屎草、鸭屎草等。▲ 形态特征 常山,这一高达1-2米的灌木,展现着其独特的形态。小枝呈现绿色,间或带有紫色,光滑无毛,偶尔仅在微处覆盖一层柔毛。叶子...
常山者,根之名也。 状似荆根,细实而黄者,谓之鸡骨常山,用之最胜,其苗别名蜀漆。古时根苗皆入药用,今时但用常山,不用蜀漆,犹之赤箭、天麻,但用天麻,无有用赤箭者,盖以其苗不复远市耳。) 恒山,北岳也。后以汉文帝讳恒,遂改名常山。此草名常山,亦名恒山。李时珍疑其始出于常山,故得此名,余以此思常山...
常山吐疟痰、瓜蒂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吐风痰。)性猛烈。施之藿食者多效。若肉食之人。稍稍挟虚。不可轻入。鸡骨者良。 烧酒浸一宿。炒透用。栝蒌为使。忌葱茗。蜀漆(常山茎叶。)功用略同。(古方有蜀漆散、取其苗性轻扬、发散上焦之邪结。)甘草水拌蒸。
##中药能快速改善轻症患者症状# 常山草的功效与作用#具有止咳化痰、抗疟疾、消积食等功效,作用是可用于治疗疟疾、痰饮停聚等。1、止咳化痰,常山是中药,是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常山有截疟和涌吐痰涎的功效。用于治疗疟疾、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等。2、抗疟疾,常山是治疗实验性疟疾的有效方法,主要活性组份是常山...
那么大家知道常山草果饮吗?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处方】 常山、草果、半夏、陈皮、厚朴、熟苍术、甘草。 【功能主治】 食痰之疟。 【用法用量】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虽然说常山草果饮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常山 别名:互草、恒山、七叶、鸡骨常山。 性味:味苦、辛,性寒。归经:归肺、肝、心经。 功效:涌吐痰涎,截疟。“常山、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须在发散表邪及提出阳分之后。用之得宜,神效立见;用失其法,...
清脾饮、草果饮选用。待四五发后,便应截住,否则发得气虚,病邪...《普济方》:[卷一百九十七诸疟门]诸疟(附论) 姜(三十块连皮)乌梅(十个打碎)(三寸去粗皮又服恒山酒治疟方恒山鳖甲(醋炙去裙各三分)虎头骨(炙半两...《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常山、蜀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