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猿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诗词通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这句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和信任。 常存抱柱信:妻子心中始终坚守着像尾生那样抱柱守信的信念。这个典故来源于《庄子·盗跖》,讲的是尾生和一个女子在桥下相约见面,结果女子没来,水却涨了起来,尾生为了守信,抱着柱子不放,最后被水淹死了。诗人借用这个典故,强调了诚信和忠诚...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这句诗,以其精炼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潮(也有说法认为是李白)的《长干行》,字面上解释,即如果一个人心中始终坚守着像尾生那样抱柱守信的信念,那么他又怎么会因为丈夫的久出不归而登上望夫台,去饱尝那夫妻...
小提示:"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 词语释义 常存:永久存在,长期存在。 抱柱:抱柱bàozhù[abidestandbyone'spledgepromise]信守誓言或约定 小提示:"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此句原文为“常存抱柱信,岂上断夫台”,出自李白的《长干行》,在这里只是增加了主语“你、我”二字.抱柱信:曲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若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你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原诗抒写了女...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意思是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出自唐代李白的《长干行二首》,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长干行二首》的风格缠绵婉转,具有柔和深沉的...
意思是: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出自唐代李白的《长干行二首》,全文如下: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诗人化用了“抱柱”“望夫台”两个典故,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沉浸在爱情甜蜜中的小夫妻的幸福心态,天真地以为自己不会重复前人的命运。“抱柱”典出《庄子●盗跖篇》:古时一男子名尾生,曾与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至,大水已到,尾生不肯失信,遂抱桥柱不肯离开,结果被大水淹死。
此句原文为“常存抱柱信,岂上断夫台”,出自李白的《长干行》,在这里只是增加了主语“你、我”二字.抱柱信:曲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若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你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原诗抒写了女...
常抱柱之信,岂至望夫台,意味着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决不会走到期待丈夫归来的台上。这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长干行二首》,诗中一位长干里的女子以自己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爱情生活,表达了对远行丈夫深深的思念。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情感丰富、内心深沉的年轻女性形象,她的忠诚和坚定具有强烈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