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德语系,访问交流 重要获奖(1)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2020)(2)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先进个人(2020)(3)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程教学优秀奖”(2019、2021)(4)中国人民大学“标兵班主任”(2019)(5)第二届贺麟青年哲学奖二等奖(2019)(6)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被引频次 3 成果数 20 H指数 1 G指数 1领域: 哲学/艺术学 期刊 95% 会议 5% 专著 0% 其它 0% 总计 20篇 2015年成果数3 2017年被引量1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解放诗学的构建——布莱希特马克思主义戏剧观探析 2023 - 常培杰 - 《文艺争鸣》 - 被引量: 0 收...
常培杰(1984— ),山东东明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美学方向),曾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德语系访问交流(2012—2013)。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讲师,硕士生导师。在《哲学动态》、《文艺理论研究》...
曾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德语系交流一年,著有《拯救表象 : 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等,近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美术研究》《哲学动态》《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外国文学》《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致力于现代西方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和美学研究。文章来源:外国文学. 2015(04)阿多诺(Theodor ...
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编者按 艺术社会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拓展了艺术学的研究领域,日益得到学界的关注。就艺术社会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以简要区分出三种范式:“艺术”社会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社会”学。不过,该方法也有其局限,即搁置了对“艺术本质”问题的讨论,而这恰是艺术研究的核心命题。艺术社会...
[1]常培杰,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西方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和美学研究。电子邮箱:cpj0108@ruc.edu.cn。 [2]本文中的 “现代艺术”(modern art)是一个历史分期概念, 即现代时期涌现的各类艺术形式, 但主要指印象派之后的抽象...
9月26日晚7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学理论”网上讲座第二讲准时开讲,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常培杰副教授围绕“灵晕”(Aura)与“辩证意象”(dialectical image)两个核心概念,讨论了本雅明后期的艺术批评理论。 常培杰老师首先介绍了“灵晕” (Aura)(请注意常老师的这一译法)这一概念。他说,“灵晕”一方面...
[作者简介]常培杰,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阿多诺对审美唯名论的批判”(17CZW010) 本文发表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 前文链接: 常培杰 | 审美唯名论与先锋艺术的发生(上) ...
[14]参见拙文《“前卫”的限度:格林伯格与阿多诺现代主义艺术观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 [15]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331页。 [16]阿多诺:《美学理论》,第9页。 [17]阿多诺:《论介入》,常培杰译,见《艺术世界》(第十七辑),南京: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