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传奇画家埃贡•席勒,感受他的艺术世界。一生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天才画家 🖌️埃贡•席勒,奥地利绘画巨子,年少成名却在28岁离世,他的一生都被天才与死亡的阴影笼罩。他的艺术生涯虽然短暂,但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不被理解的情欲 👀席勒的作品常常让人感...
维也纳的美术馆看到眼花腿瘸,简单说说席勒怎么看,下篇说克里姆特。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Albertina 两个厅展出了十几二十张几乎全是纸本,有名的几张裸体和自画像。 ps:阿尔贝蒂娜还有个modern,最近在展奈良美智分开售票,不要去错了哈。 📍美景宫(上宫) 就是有《吻》的那个,少量席勒油画,有他生前最后一张画自...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且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
席勒在他的作品中运用了表现主义色彩,以及反映维也纳时代内心世界的元素。他常常运用鲜艳而夸张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诡异而神秘的氛围,使得作品充满了情感和张力。这种表现主义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突出作品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和内涵。同时,席勒的作品也反映了维也纳时代的内心世界。在这...
席勒画作中确实有很多自慰场面。他自慰,他的模特们也是。据艾敏的说法,1916 年那幅著名的、画着大胡子老绅士约翰·哈姆斯(Johann Harms)肖像的画作,背后的故事肯定更多。“他坐在那里,恰好把手放在这个位置上。那是弗洛伊德时代的维也纳,大家都无所顾忌地谈论性话题,”她说。
1906年,席勒向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Kunstgewerbeschule in Vienna)提出了入学申请,并顺利通过。然而,他在学校就读不到一年,就被多位教职员推荐到了维也纳美术学院,继续深造油画和素描。然而,新学校的保守风气让席勒感到压抑。1907年,席勒向克里姆特寻求指导,克里姆特对席勒的才华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乐于提携后辈。他不仅购...
席勒一生创作了200多幅自画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Self-Portrait with Chinese Lantern Plant》。不过,我个人更喜欢他的另一幅画——《Woman in Mourning》。这幅画中,席勒探索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相比《Death and Man》的脱离感,这幅画多了几分融合与交织。
埃贡·席勒 维也纳分离派主要成员,师从克里姆特,因其作品的情色性争议颇多。 席勒的作品对后世影响也很大,他的作品极具个性,神经质的线条独树一帜。 择选的这些作品为席勒早期作品。 资料整理:斜眼老鹰。 作者最新文章 维也纳分离派大师席勒速写。 越南艺术家湿法折纸作品欣赏 速写其实是一种习惯。 相关文章 长沙市...
哀公-席勒的石头剪刀布~奥地利维也纳表现派画家,他享年仅二十八。席勒的绘画,特别强调人手和脸部神经与血管在动态时刻刹那之间的表情,并且细微地刻画出来。肉体每一部分的起伏与情欲,带来的不可抗御的冲动等...
1917年,随着战争的结束,席勒回到维也纳,第二年,他的妻子伊迪斯怀孕了,这时的席勒,凭借着炉火纯青的画技,获得了维也纳乃至整个欧洲艺术界的认可,他当时的名声甚至盖过了其老师克里姆特。 可惜、造化弄人也不过如此,在1918年,当时的欧洲盛行西班牙流感,状况跟今天的疫情类似,在那场战疫里,大多2000万人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