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罕·帕慕克《雪》:每一片雪花都是落向世界的一道光 编者按:2017年,法国斯特拉斯堡国立剧院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雪》搬上舞台。今年6月,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话剧《雪,覆盖下的真相》先后在中国上海和天津上演。在话剧版《雪》在国内上演之际,我们一起来读读帕慕克的这部代表作。《雪》讲...
编者按:2017年,法国斯特拉斯堡国立剧院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雪》搬上舞台。今年6月,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话剧《雪,覆盖下的真相》先后在中国上海和天津上演。在话剧版《雪》在国内上演之际,我们一起来读读帕慕克的这部代表作。 《雪》讲述的是一个土耳其诗人的故事。诗人的名字叫做卡,这个名字是他...
近年来土耳其的宗教化,正好印证了帕慕克当年犀利的眼光。 世俗化与宗教化,究竟谁对谁错呢,帕慕克通过卡的经历,给大家剖析女学生自杀的深层原因,说出了一个让双方都觉得不太满意的看法,然而这个看法却是比较实在的。在书中,帕慕克对这种无休止的斗争表示担忧,“害怕伊斯坦布尔那个他成长的环境就要消失,害怕土耳其西化的生...
▲《雪》奥尔罕·帕慕克 著《雪》首次出版于2002年,是帕慕克迄今为止发表的唯一一部政治小说,该小说在2004年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十大好书之一,2005年获法国美第奇奖的外国小说奖。小说中的情节和冲突,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帕慕克受到了生命威胁。正是由于这些激烈的冲突,使得故事情节发展紧凑,让读者能感受到小说中的...
雪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 国家:土耳其 年代:20-21世纪 作品简介: 《雪》是帕慕克的第7本小说,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借着记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远小镇卡尔斯城游逛。现代与传统,政治与宗教…… 这些冲突把卡尔斯城的人们分为两极,整个小镇的氛围充满了压抑、愤怒、阴谋和暴...
📜 《雪》的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伊斯坦布尔的冬日景象。帕慕克以雪为引子,探讨了城市中的孤独、死亡和恐惧。🌨️ “雪的沉寂,如果把它作为一首诗的开始,那么他此刻内心感受到的东西就可以被称为雪的沉寂。” 这句话揭示了主人公对雪的独特理解,也暗示了他在城市中的孤独...
“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冲突与交错的新象征。”小说《雪》的作者奥尔罕·帕慕克,于200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对帕慕克做出了上述高度评价。 帕慕克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的西化家庭,从小便接受了西式教育,了解到一些西化思想。青年时期,帕慕克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
那一场梦中的荒诞大雪——帕慕克《雪》很久没有一气呵成迫不及待的看完一本小说了。这本书被称为政治小说,帕慕克甚至因为《雪》而遭受到了生命威胁,但看完整本小说,感受不到她浓烈的政治意味,更多的看到了土耳其在如今这个不知所措的局面下,芸芸众生的各种挣脱与无奈。1、 向东或者向西——头巾问题现在成了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本人钟爱,同时也为他惹来争议的小说,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获法国美第奇外国小说奖。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借着记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远小城卡尔斯游逛。大雪封途,卡尔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断。大雪下得无休无止,枪声在舞台上响起,卡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