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司理问是明清时期的一个官职,属于布政使司直属官员之一,主要负责掌勘核刑名诉讼。 布政司理问的品阶为从六品,相当于县处级干部。布政司理问所是布政使司的一个内部机构,类似于省公安厅的部分复核案件的权限,但有权力发现问题,没有权力处理问题, - 長城于2024110
“布理问”是个简称,应该是布政使司衙门的“理问”。这个“理问”是布政使司直属官员之一,掌勘核刑名诉讼。官阶不大,从六品,也就相当于县处级干部。清朝省一级的机关的两司衙门,宣承布政使司衙门(藩司衙门)和提刑按察使司衙门(臬司衙门),藩司是负责掌管民政和财政的,臬司是负责掌管一省司法的。藩司衙门...
布政司是叫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行政,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长官是布政使。布政使司里面有个机构叫布政司理问所,理问就是这里面的官员,清朝是从六品,掌管勘核刑名诉讼。望采纳。
布政司是衙门名,全称“承宣布政使司”官名叫布政使。明清两代才有布政使司这个衙门机构,又叫藩司衙门。级别为三品,地方的一种高级官吏。地位仅次于总督和巡抚。负责一省的赋税,钱粮,户籍,以及发布各类中央政策通告。
是【承宣布政使司】吧?至于说理问,是布政司的直属官员,掌管勘察审核刑事诉讼的,从六品。
六品是安人,七品是孺人。如果是因为子孙的功绩而得到封号的,要前面加太字,如“太夫人”、“太孺人”。=== 如果你问的布政司理问加二级与宜人是来源相同的话,就可以对应起来了。理问加二级是五品官,宜人正是五品官妻子(或是母亲)的封号。
按察使经历管刑事,负责一省的刑狱和监察,布政司管一省民政主要责任为传布朝廷政令,考核属下官员和征收赋役,,总兵是负责帅兵打仗的,打仗时兵部奉旨调兵,任命总兵,发给印信,战后,总兵归还印信 。按察使:公安,检察院;布政使:县政府;总兵,那是部队的;军队制度变了,不好说 ...
理问,官名。元·行省有理问所,置理问、副理问等官; 明 清 时为布政使司直属官员之一。掌勘核刑名。《元史·百官志七》:“理问所,理问二员,正四品;副理问二员,从五品。”《明史·职官志四》:“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理问一人,从六品,副理问一人,从七品。”《清史稿·职官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