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初的长度计量常常借助于人体的某一部分或某种动作来实现《孔子家语》说:“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布手知尺”是指中等身材人的大拇指和食指伸开之间的距离,相当于1尺,折合现代的长度约16厘米。古代一位中等身材的农民买到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容器盛粮食,由于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
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描述的,“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大意是:尺是拇指指端和食指指端之间的距离,折合约16厘米至17厘米上下。当然许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对类似“布手知尺”也有记述,如《英国度量衡史》中提到原始计量单位是“指”、“掌”等。这些计量单位最初往往也...
以我们上文提到的“布手知尺”的尺为例。在宋元明清四朝,按照用途划分,有量布尺、量地尺、木工尺、营造尺、音律尺、天文尺,每种尺的长度都不一样。以唐朝为例,官方量地尺在30厘米左右,营造尺在28厘米左右,而僧人一行测量子午线的天文尺仅有24.6厘米长。西汉与东汉之间的王莽时期,1尺约为23厘米;南北朝时期,1...
古人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的说法:“布指知寸”,就是以手指的宽度为寸;“布手知尺”,就是以手为尺,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来量长度;“舒肘为寻”,伸直左右胳膊,便是“寻”的长度。扩展资料:古代其他测量长度的方法:1、用手:那时候人们会用手去作为长度的标准,大拇指和食指...
计量在中国历史上称为“度量衡”。古代用人体的某一部分或其他的天然物、植物的果实作为计量标准,如“布手知尺”、“掬手为升”、“取权为重”、“过步定亩”、“滴水计时”来进行计量活动。 象形字,尺就是如图所示。《孔子家语》:“布手...
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十寻而索;百步而堵,三百步而里,千步而井? 。布手知尺说的是,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开后的指尖距离,相当于1 尺,折合现代的长度约 16 厘米。将人体的某一部分或某种动作为命名依据,作为计量基准的阶 段,被称作计量历史发展的?经典阶段?。
布手知尺 BUSHOUZHICHI 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人们开始用一黍的宽度作为一分,十分作为一寸,百分作为一尺。 《孔子家语》中有:“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 大意是:中指节上一横纹,叫一寸;拇指同中指一叉相距为一尺;两臂伸长,叫一寻。
古人“布指知寸,布手知尺”,一尺,你知道在不同时期是多长吗﹖下面我来告诉大家,在古代,不同的时期,一尺长短也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战国时,一尺约22.12cm; ...
#科普小知识#【历史上的计量之布手知尺】最初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从依靠自身的眼、手、脚等器官来判别事物的数和量、长和短、大和小,从《说文解字》记载的“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体为法”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孔子家语》:“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大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