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制调查局 币制调查局,机构名,宣统元年(1909) 设立,隶属度支部,职掌调查币制改革事宜。币制调查局,宣统二年,经盛宣怀奏请改称币制局。设提调一员,帮提调二员, 其下分设调查、筹办、稽核、编译四股,每股各设总办、会办各一员,帮办一员及委员数员。并设庶务处,掌管全局杂项事务。
历史官职> 币制局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附属机构。宣统二年(1910)改币制调查局设。掌币制改革事宜。置提调一人,帮提调二人。下设调查股、筹办股、稽核股、编译股及庶务处。各股置总会办一人主其事。 官署名。中华民国置,掌管泉币、钞券及其他币制事务;设督办、总办等官。
历史知识> 币制局 官署名。清宣统二年(1910)改币制调查局置,掌币制改革事宜。隶度支部。设提调一人,帮提调二人主局务。下设调查股、筹办股、稽核股、编译股及庶务股,各股置总会办一人主其事。 币制局相关 吉顼 吉挹 吉能 吉温 吉蔑 吉藏 吉囊 ...
货币局制是指将本币与外国货币强制按照固定比例进行兑换,后者又被称为锚定货币,锚定货币必须是货币币值稳定、信用良好、具有完全的可兑换性并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货币。在此前提下,货币局在金融市场上的操作完全是被动的,且本币发行量与外汇储备量对应,严格的货币局制度要求外汇储备相对于本币发...
对货币局制国家来说, 除了锚币发行国之外,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与自己存在着商品劳务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关系, 本币与其他货币间的汇率也很重要。在1991—1994 年美元对日元贬值期间, 香港特区和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就随着美元对日元贬值, 贬值刺激了对日本的出口和日本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但是1995 年以后, 美元对日元的...
货币局制度是一种由政府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的汇率制度,其核心在于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特定外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并承诺无限制兑换。这种制度要求货币当局确保兑换义务的履行,从而维护汇率的稳定。作为货币发行和兑换的制度安排,货币局制度不仅仅是一种汇率制度。它要求当局发行的货币必须有外汇储备或硬通货...
举个例子来讲,我们中国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就是一种货币局制度。它货币的发行权由三家商业银行执行,由金管局对货币的发行进行监管。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每一元港币,都有100%的美元外汇储备提供保障。货币局制度起源于英国的殖民地时代,历史上曾经有70多个国家实行货币局制度,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二战...
货币局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汇率制度,主要特点是将本国货币与一种或几种外币,如美元、欧元等,进行固定汇率兑换。与普通汇率制相比,货币局制度在汇率水平、储备货币创造来源以及财政赤字融资方面有显著区别。首先,货币局制度对汇率水平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这意味着,货币当局必须确保本国货币与指定外币之...
币制局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附属机构。宣统二年(1910)改币制调查局设。掌币制改革事宜。置提调一人,帮提调二人。下设调查股、筹办股、稽核股、编译股及庶务处。各股置总会办一人主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