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游击队1935年3月 ,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川陕根据地长征,留下部分红军组成巴山游击队,刘子才任司令员。下辖三个大队,第一大队,队长桂贤明,政治指导员冯大友;第二大队,队长王开志,政治指导员管业元;第三大队,队长刘子:才兼,政治指导员张德永,共八百余人。建立了以回龙沟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在川北旺苍、巴中...
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位于四川南江县桃园镇北七公里铁炉坝村,2003年12月被巴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近现代重要史迹”类文物保护单位,是光雾山重要的旅游景点。历史沿革 巴山游击队是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前组建的一支留守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正规武装力量。自1935年2月至1940年春,这支队伍在刘子才、赵明恩等的领导下,活动在...
【巴山游击队两名指挥员,为何壮烈牺牲?】看着巴山游击队越来越强大,敌人又一再疯狂地进攻我们的革命根据地。不过,在赵明思的带领下,巴山游击队用了毛主席以前说的“敌人来,我们就躲;敌人停,我们就扰;敌人累了,我们就打;敌人撤,我们就追”这十六个字的方法,把一万多人的敌军耍得晕头转向。敌人在巴山...
多次尝试联系都未能成功,巴山游击队现在就像失去了控制的风筝,完全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处境十分被动。所以,当他们接到新任务时,必须先仔细确认任务是否真实可靠,只有确认无误后,他们才会采取行动。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把指挥中心迁到了重庆。而巴山游击队就在附近活动,不断给重庆带来威胁,同时他们的目标也直指...
而这支部队,正是“巴山游击队”的前身。(红四方面军的女战士)在确定了部队人员的分配后,接下来红四方面军需要面对的,便是为这支游击部队分配指挥员的问题。最终,红四方面军选定了由刘子才来担任这支游击部队的指挥员,职务为“红四方面军独立师师长”。刘子才于1912年出生,安徽六安人,早年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
著名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曾经在延安因为闹情绪而策划“离家出走”。当时他想投奔的队伍就是巴山游击队。在出身于红四军的许世友眼里,这支游击队是一支能打胜仗的英勇之师。巴山游击队组建于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之前,当时总政委陈昌浩从红军队伍中抽调出300多人,再加上陕西红庙游击队的队员们,组成了不到...
一、巴山游击队的诞生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即将撤出川陕苏区之际,徐向前、陈昌浩等军政领导人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讨论了留守部队的组建问题。这次会议持续了整整三天,最终确定从红31军政治部抽调精锐力量,组建一支能在川陕边区长期坚持游击战的部队。挑选队伍领导人的过程异常严格。经过反复筛选,红4军12师36团团长...
红军长征,能打的巴山游击队为何没去延安,最终结局如何?世人皆知红军长征途中,曾留下一支巴山游击队守卫川陕革命根据地。这支由刘子才任师长的队伍,战斗力之强,令开国上将许世友都心生敬佩,一度想要投奔于他们。可谁知,就是这样一支能打胜仗的英勇之师,在守卫根据地五年之久后,却始终未能与延安的大部队会合...
这支队伍是刘子才负责组建,刘子才就是后来许世友在延安时哭着喊着要去投奔的人,也是许世友曾经的部下,他虽然是安徽人,却在川陕地区担任了巴山游击队的主要领导和创建人。大部队走后,刘子才带领着巴山游击队在川陕地区活跃,为了躲避王陵基和刘湘等军阀的围剿,他们进入了深山老林中,过着艰苦的日子。当时的四川...
巴山游击队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四处转移,刘子才分析,当地的民团看起来是乌合之众,可是他们大多是本地人,非常了解当地的地形,威胁也是最大的。在这段时间里,巴山游击队总是神出鬼没,接连取得了多场胜利,令当地的军阀头昏脑涨。在他们活跃的地点,一个纵横300里的游击根据地被创建了起来。这个时候,他们早已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