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半岛,巴丹半岛在菲律宾吕宋岛西南部,介于马尼拉湾和苏比克湾之间。长48公里,宽24公里。面积1373平方公里。人口32.3万(1980)。多邦板牙人。陡峭的山峰纵贯南北,北为纳蒂布山,高1287米;南为巴丹山高1432米,大部分为丛林。平均气温25-28℃,年降雨量1500-3000毫米。东
巴丹半岛战役(1942)代表日本帝国在菲律宾战役的最重要阶段,攻占菲律宾群岛对日本帝国能否控制西南太平洋地区、夺取富饶的荷属东印度之天然资源及保护其在东南亚之侧翼非常重要,它是美国及菲律宾军事历史上最大的投降事件。战役背景 当日军航空母舰舰载机在1941年12月7日(马尼拉时间12月8日)早上攻击在珍珠港的美国...
巴丹半岛位于马尼拉湾和苏比克湾之间,是马尼拉湾对面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个半岛大部分被山地覆盖,北有巴丹国家公园,南有Mariveles山,南端海湾入口处是Corregidor Island。这里的民风非常淳朴,虽然离马尼拉很近,但由于山地较多,经济相对欠发达。巴丹半岛的重要城市是巴朗牙(Balanga),而北部的苏比克湾(Subic Bay)则是美国海...
日军虽然在12月8日就开始了对吕宋岛的空袭,但麦克阿瑟判断日军还不会那么快进攻菲律宾,所以他没有立即执行事先制定好的疏散计划,大量物资和给养也没有及时转移到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岛上,这是他在保卫菲律宾的战役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美菲联军刚到巴丹半岛时,岛上储存的大米可以吃20天,面粉可以吃30天,鱼肉罐头可以...
2月22号,美菲联军在日军第14军收缩兵力之时,得以重新占领了部分被日军攻占的地区,而在战役进行到此时候,巴丹半岛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罗斯福出于军事和政治的双重考虑,便电令麦克阿瑟卸任美国远东军司令,并且赶赴澳大利亚出任新组建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3月12号晚,麦克阿瑟携家人在数位美国远东军将领的...
巴丹半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在菲律宾战役中的关键一役,更是整个太平洋战局的重要转折点。日本的胜利使其在东南亚的控制更加稳固,而美国和菲律宾则在这一战役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尽管巴丹半岛战役以日本的胜利告终,但它也为后来的反击埋下了伏笔,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重新...
1942年1月9日,完成了漫长撤退的美菲军终于在巴丹半岛展开坚决抵抗,第26骑兵团更是完成了美军历史上的最后一次骑兵冲锋。经过一番激战,日军的迂回行动迫使美菲军放弃了第一道防线。然而,轻敌的日军草率发动登陆和渗透行动,美菲军抓住战机歼灭冒进之敌、看到了短暂的胜利曙光。
巴丹半岛,长25英里、宽20英里,是一个典型的小岛,麦克阿瑟将9万多的美菲联军集中在这里,准备与日军展开持久战。 1942年1月10日,日军第14军司令官本间雅晴下令开始进攻巴丹!不过,此次进攻由于本间雅晴的轻敌大意而失败了! 本间雅晴原本预计该小岛上的美菲联军不会超过3万人,等待炮声一响,他们肯定会逃之夭夭,但...
巴丹半岛的地理位置 巴丹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西南部,跟科雷吉多尔岛隔海相望。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菲律宾之后,军事进攻一开始还算顺利,并且拿下了首都马尼拉,但在继续推进时,美军在巴丹半岛这边抵抗非常激烈,眼看到了三月底四月初,巴丹还没给拿下来,而当时日军大本营给攻打菲律宾定的时间期限是五十天,这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