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己内酰胺生产能力过剩将是未来行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今后应该理性扩能,合理布局,避免无序竞争;积极开发新的生产技术,生产高品质产品,减少同质化产品之间的竞争,满足国内需求,减少对外进口量;延伸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扩大出口,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
2022年,全球己内酰胺产能达到900万吨,其中亚洲地区的产能占比高达70.56%,显示出该地区在己内酰胺生产上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己内酰胺的产能更是显著,总产能达到569万吨,占全球产能的63.22%,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国。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2022年的己内酰胺产能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增速为5.57%,新增产能30万...
生意社03月28日讯 2024年国内己内酰胺将进入新一轮投产高峰期。主力大厂纷纷加速扩能步伐。据初步统计,2024年国内己内酰胺新增产能约为70万吨,己内酰胺过剩压力将持续增大。此次新闻里的湖北三宁40万吨和鲁西化工30万吨新装置均是延期投产。因此2024年己内酰胺产量整体仍将呈持续增长趋势。同时国内己内酰胺进口量逐年下降,...
2022年中国己内酰胺产能达到了569万吨,2023年己内酰胺产能达638万吨,预计2024年,中国己内酰胺产能将达699万吨。 许多高性能的运动服装和户外装备都采用锦纶材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品质纺织品需求的增长,对己内酰胺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2024-2029年全球己内酰胺市场将以4.0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4-...
己内酰胺生产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己内酰胺产业的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升级和规模化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己内酰胺产能将持续扩张,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产能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2024年己内酰胺新增产能再次集中释放,新产能共增加115万吨,己内酰胺总产能增长至695万吨。 2024年初,根据隆众资讯产能统计方法论,江苏海力、山东海力、石家庄炼化等停车超过两年装置共计50万吨产能不再计入计算,且湖南石化老线30万吨停产,己内酰胺在产有效产能降至580万吨。2024年己内酰胺新增产能分别为:湖南石化新装置二...
己内酰胺,这一在降解薄膜、医疗器械、高端服装以及汽车轮毂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产业链的搬迁与升级,对于湖南石化公司而言,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该搬迁项目不仅将公司的己内酰胺产业链整体迁移至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更实现了产能的显著提升,年产能由原先的30万吨跃升至60万吨。同时,...
12月18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15日,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全线顺利贯通,一次开车成功。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己内酰胺绿色成套新技术建设,这是该技术首次实现工业化应用,标志着全球单套产能最大、技术领先的己内酰胺生产研发基地建成投产,为沿江...
聚酰胺、合成氨、双氧水、环己酮等58套装置,涵盖从煤制氢到聚酰胺全产业链,己内酰胺年产能由30万吨提升至60万吨。项目新建的工艺装置中,己内酰胺、环己酮、双氧水、氨肟化、硫酸铵等装置各有两条生产线。该项目去年12月15日全线贯通一次开车成功,今年3月13日己内酰胺新装置实现双线开车,产能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