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遣院 官署名。即京朝官差遣院。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置,掌少卿监以下京朝官考课、注拟差遣之事。淳化四年(993)罢,以其事归审官院。 官署名。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京朝官差遣院,简称差遣院,为吏部以外的铨选机构。掌少卿监以下京朝官的考课、注拟差遣之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并入审官...
1、宋太祖时期,由宰相差遣京朝官。宋太宗时设置差遣院。专门负责京朝官的差遣和考核。差遣院的设置旨在( )A.规范官吏选拔 B. 削弱宰相的行政权C.加强君主专制
历史知识> 差遣院 官署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置京朝官差遣院,简称差遣院。主管少卿监以下京朝官考课、注拟差遣事宜。淳化四年(993)废,并入审官院。 差遣院相关 礼毕乐 礼会院 礼运注 礼制局 礼制署 礼物局 礼学馆 礼部司 礼部式 礼部试 礼部卿 ...
3.宋太祖时期,由宰相差遣京朝官。宋太宗时设置差遣院,专门负责京朝官的差遣和考核差遣院的设置旨在 A.规范官吏选拔 B.削弱宰相的行政权 C.加强君主专制 D.整顿官
宋太祖时期,由差遣京朝官。宋太宗时设置差遣院。专门负责京朝官的差遣和考核。差遣院的设置旨在A.规范官吏选拔B.削弱的行政权C.加强君主D.整顿官吏腐败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
小提示:"近蒙行院相公差遣,统领本官军马,"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相公:1.古代妻子对丈夫的敬称2.旧时对读书人的敬称。 官军:官军guānjūn旧时国家的正式军队。 军马:军马jūnmǎ在军队中服役的马和骡的统称。通常分为乘马、驮马和挽马都督诸路军马。——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8.北宋考课机构设立繁多,且多有变更,主要有差遣院、磨勘院、审官院、考课院、流内铨、考功司等。考课的主要对象是州县官,考课地方官的重点是劝课农桑、户口增益、剪除盗贼。考课制度的本质在于( ) A.澄清吏治保证官僚体系的廉洁 B.确保北宋朝廷的赋税收入 C.以民为本促进农业生产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准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嘉其勤于其行也作诗送之(其一),日日孤村对落晖,瘴烟深处忍分离。追攀重见蔡明远,赎罪难逢郭子仪。南渡可忧鸢共堕,北辕应喜雁相随。马蹄惯踏关山路,他日重来更送谁。
瘦筇羸马一貂裘,江浙湖湘得纵游。万里远劳君伴送,隔年应笑我淹留。 默祈衡岳云开岭,夜入浯溪月满舟。北阙旧交如问讯,为言白尽老人头。 作者介绍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
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凖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嘉其勤於其行也作诗送之 其二 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凖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嘉其勤於其行也作诗送之 其二原文 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凖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嘉其勤於其行也作诗送之 其二的作者李光 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凖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