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对这几种不同氧化程度的LDL的结合和降解,发现当LDL修饰程度很低(Rf=1.33)时,OxLDL被巨噬细胞结合和降解的量接近、甚至低于天然LDL,而当修饰程度高时,被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结合和降解的量随之升高,而且明显高于正常LDL(图9-8、图9-9、图9-10、图9-11)。 另有报道,正常细胞摄取OxLD...
本实验旨在研究SRT1720的最佳给药时间点,来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采用不同时间点给药的方式,观察SRT1720对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影响。实验组SRT1720浓度为50umol / l,对照组使用PBS。 实验组分为三个时间点:未处理组(T0),随着巨噬细胞的诱导(T1),和诱导后12h给药(T2)。人单核细胞,THP-1细胞通过检测其表型(CD14...
因此认为,LXR/RXR可调控全身的胆固醇清除过程,激活LXR信号途径能上调巨噬细胞内AB鄄CA1基因的表达,通过HDL将胆固醇转运进入肝脏,并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 PPARγ抑制剂 泡沫细胞中,脂肪细胞脂质结合蛋白(ALBP)基因和环氧酶增生激活受体γ(PPARγ)均呈高表达,通过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介导的无限...
2.1 锌离子对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的影响 100 mg/LoxLDL处理细胞48 h使细胞发生泡沫化后,可见细胞内积聚大量脂质,预处理TPEN络合胞外锌离子后可以加重巨噬细胞脂质积聚,缺锌组油红O密度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预孵育60 μmol/L的Zn2+则在此基础上有所下降(P<0.01),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脂质的堆积。100 mg...
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剂研究快步进行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由动脉管壁上胆固醇累积的斑块形成引起。胆固醇酯蓄积的巨噬细胞(泡沫细胞)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组成和特征。它通过其细胞表面的多种受体无限制地摄取变性(氧化的或乙酰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及其他配体,结果在巨噬细胞内有...
摘要:目的 探究表松脂醇在抗巨噬细胞泡沫化方面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倒置显微镜拍照和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等方法,评价表松脂醇对泡沫细胞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荧光检测法检测胆固醇流入及流出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流出、流入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表松脂醇能够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由氧化低密度...
2024年2月20日,山东大学张文程团队在Circulation Research(IF 20)在线发表题为“Gsα Regulates Macrophage Foam Cell Formation During Atheroscler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Gsα调控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巨噬细胞泡沫形成。ScRNA-seq显示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胆固醇代谢巨噬细胞簇中Gnas升高,而批量测序证实在人类斑块巨...
近日,我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系晋小婷教授团队聚焦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稳态,在大气磁铁矿纳米颗粒暴露致动脉粥样硬化中巨噬细胞泡沫化的毒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相关成果以“The Foam Cell 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Imbalanced Cholesterol ...
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USP9X在泡沫细胞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USP9X能够通过去除SR-A1的K27位点赖氨酸残基处的K63多聚泛素链,减少SR-A1的内化,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对脂质的摄取和泡沫化。这些发现阐明了巨噬细胞USP9X在动...
在泡沫细胞形成早期,动脉血管壁上巨噬细胞载脂蛋白E的分泌还可以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发展,因此,通过载脂蛋白E转基因在动脉血管巨噬细胞上的表达是一条有效的抑制途径。 此外,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也是泡沫化过程的一个重要靶点。MSRAI/AII是导致泡沫细胞形成的主要受体之一。最近,国外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分泌型三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