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实现面见蓝苹的心愿,但是左舜生却见到了长沙才女、被毛主席赞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作家丁玲。在左舜生看来,此时丁玲虽然老了,但仍十分健谈。正是从丁玲那里,他了解到了延安实行的供给制。此次延安之行,以“风流名士”自居的左舜生最为“遗憾”的是,没有见到自己的“梦中情人”。他在从延安...
左舜生毕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就以重视中国近代史而著称,并有许多研究成果问世,如《近代中英外交关系小史》、《近代中日外交关系小史》、《辛亥革命小史》、《中国近百年史资料》初编及续编等。陈启天认为:“这几种书的出版,确立了先生终身研究...
依左舜生的看法,改造后的国民党应放弃一党威权体制,甚至在文中将其政权当成“临时政府”或“地方政府”,无疑严重触犯了执政当局“维护法统”之大忌,当然不能为其所容忍,“此文被视为左舜生反蒋介石及反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作,披载之后,引起海内外轩然大波及一阵围剿。但左仍力排众议,坚持原则不为所动,时港、台...
左舜生,原名学训,字舜生,出生于湖南长沙,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发起人之一,曾担任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长的重要职务。1914年,他进入上海复旦学院学习法语,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19年,左舜生担任上海中国书局编辑所主任,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同年,他成为了少年中国学会评议部主任,负责编辑《少年中国》月...
左舜生(1893年--1969年),谱名学训,别号仲平,湖南长沙人。他与曾琦、李璜并称“曾、左、李”,是中国青年党的党魁,在变幻莫测的民国政坛上叱咤风云、显赫一时;他与李剑农、蒋廷黻齐名,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著作丰硕,卓然成家;他是“书生略带名士派”,在访问延安的繁忙日程中还提出...
国民政府参政员左舜生,对延安时期的毛泽东有何评价? 陶成章既与盟兄陈其美不和,又对孙中山不敬,蒋介石最终答应下手暗杀 张静江为革命倾尽家产,不惜用枪威胁堂兄,更把江浙富豪们拉入革命阵营 “惊回白首,岁月如歌”🎵🎶 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忘年恋,宋庆龄的家人和孙中山的追随者都持反对态度 元朝时期,宁夏地区就有...
陈先生说:左舜生的晚年“虽风雨飘摇,生活艰困,仍不改感时忧国书生论政之初衷,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臧否时局,月旦人物,奋其如椽巨笔,口诛笔伐,即使得罪当道,亦无所惧,老成谋国之心,溢于言表。故先生此时期之言论,颇能代表一在野领袖之立场,而此乃编者编纂此书最主要之动机。”正因为如此,《左舜生晚期...
图文详情 共3张 左舜生拓片 举报 作者: 左舜生 年代: 不详 碑刻年代: 不详 纸张: 宣纸 装帧: 软片 尺寸: 57 × 40 cm 数量: 1 售价 ¥ 380.00 品相 八品品相描述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上书时间2024-05-21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分享 ...
左舜生先生(1893-1968)為中國青年黨一舉足輕重之人物,生前備受朝野敬重,其文章言論,亦聞名遐邇,稱譽於時。本書收其政論、時評、雜著、史論、隨筆、遊記、書信函牘。此時期之言論,頗能代表一在野領袖之立場,亦深具原始史料價值。 丛书信息· ··· 中央研究...
左舜生与辛亥革命史研究 ——兼论左舜生史学之特点、局限与贡献 曾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左舜生,1893年9月生于湖南长沙,谱名学训,字舜生,别号仲平,另有“黑头”、“阿 斗”等笔名。左舜生是民国政治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曾担任过中国青年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