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半工半读;强调劳动对人格培养的作用;主张通过工读实现教育普及并改造社会。特点: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主张学生自治和互助;以工学结合挑战传统教育体制;带有社会改造的理想色彩。 1. **内容判断**:五四时期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核心是教育与劳动结合。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如蔡元培、李大钊)推动...
那么,这次·工读互助团,的运动,便可以叫做·平和的经济革命,。”他还针对胡适关于“工读主义只不过是靠自己的工作换一点教育经费",因而“不要乱挂·工读主义,的招牌"的意见指出:“其实,实行工读互助已经是新生活了.聚集三五良朋为一种工读互助的组织,已经是新组织了"。
李大钊与工读主义 1、李大钊与工读主义 工读主义,亦称工读互助主义,主张劳心与劳力、公与读、教育与职业相结合,学问与生计合一。共度主义者希望通过工读互助的办法创造一个“人人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的新社会。实质上,工读主义是把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以及“...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是一种重视学生实践和劳动经验,强调学校与社会生产劳动的紧密联系的教育思潮。它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劳动、提倡实践、重视生产力,以此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和对于社会生产的认知。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在20世纪初流行于美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教育思潮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工业革命的进程使得社会对于...
【名词解释】工读主义思潮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盛行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种教育思潮。 主要代表者有1919年成立的北京工读互助团和北京高师部分师生的工学会。主张把做工与求学结合起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从而实现改造现存不合理社会的目的。曾组织“互助团”、“工学会”实行半工半读的集体生活,...
工读主义思潮在五四时期有多个派别,李大钊等共产主义者的主张强调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A选项反映的是自筹经费,属一般工读做法;B打破轻视劳动的观念,可能为多派共有;C中的“各取所需”接近共产主义分配理念,但更接近无政府主义者观念;D强调与工农结合,创造新生活,是李大钊等人的独特主张,区别于其他派别。故选D。反馈...
提倡工读主义的人和实行工读主义的人,都只该研究怎样才可以做到“靠自己的工作去换一点教育经费”的方法,不必去理会别的问题和别的主义。现在提倡和实行工读主义的人先就存了一种新生活的计划,却不注意怎样做到半工半读的方法。即如北京的互助团至今还不能解决“工读”两个字;但他们对于家庭,婚姻,男女,财产等等...
📝在教育学考研中,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是一个重要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我们总结了以下口诀:1️⃣ 工学主义:工学要并立,即同时出现工学的就选。例如,“工学并立,扫除‘贵学贱工’的千年旧见”。2️⃣ 国家主义:工(人人做工)读(人人读书)能(各尽所能)所需(各取所需),同时出现工和读就选。例如...
每日知识 | NO.41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使用方法: 先看一轮教育学考研知识点,有初步印象——将图片保存至手机相册——睡前进行回顾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