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展览位于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五号展厅开展。展览撷取数十位成就杰出的工程师,将他们的典型活动置身于工业遗产的叙事空间之中,总结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宝贵经验,传播工业文化和工程师文化,弘扬工程师群体爱党报国、服务人民、敬业奉献、严谨笃实、精益求精、臻于卓越、团结协作、自立...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出生于江西萍乡安源煤矿一个清寒的家庭。但父亲从不吝啬对他的栽培,节衣缩食也坚持供他读书。1923年,年仅6岁的他就开始在煤矿东区职工子弟小学就读,并加入儿童团担任宣传员。这段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触各种机器设备,深感机器的力量,也激发了他对机械的浓厚兴趣,梦想着成为一名机械工人。1931...
侯德榜,名启荣,字致本,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他是一位杰出的工业化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担任塘沽永利厂和南京硫酸铵厂的总工程师兼厂长,以及永利化学公司的总经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德榜先生担任过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侯德榜...
“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展览位于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五号展厅。展览撷取百余位成就杰出的工程师,将他们的典型活动置身于工业遗产的叙事空间之中,总结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宝贵经验,传播工业文化和工程师文化,弘扬工程师群体爱党报国、服务人民...
2024年5月30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在京举行首展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首展包括1个主展和5个专题展。其中由中国科协创新研究院主办,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协办的“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工程师”主题展,撷取百余位成就杰出的工程师,将他们的典型活动置身于工业遗产的叙事空间之中...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主题展展厅他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他是中国著名的土木工程学家、桥梁学专家和工程教育家。在20世纪30年代,他创下一个壮举,设计并修建了中国第一座自主完成的公路铁路两用钢铁桥——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将毕生奉献给了中国...
1求学之旅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达朝,号眷诚 ,汉族,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也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和“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 (图片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詹天佑天资聪颖,自幼对机械产生浓厚兴趣,热衷于研究机器的内部结构。他具有探究精神,...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工师于国 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主题展展厅 他是陕甘宁“边区工业之父”,中国机械工业中杰出的领军者,被称为“多方面的、终生的工程师”。他的一生清正廉洁,是“理想、勤奋、认真、创新”的楷模,凭借着卓越的机械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才能,为祖国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工师于国 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主题展展厅 “把一切献给党”,他真正践行了这一信念。他是新四军兵器工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更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曾说:“一个人若怀有共产主义理想,并对这一理想忠诚不渝,便能经受住一切风雨和困难的考验。”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工师于国 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主题展展厅 他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他是中国著名的土木工程学家、桥梁学专家和工程教育家。在20世纪30年代,他创下一个壮举,设计并修建了中国第一座自主完成的公路铁路两用钢铁桥——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将毕生奉献给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