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 [ gōng chě pǔ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gōng chě pǔ ] 一种中国记录乐谱的方法。约产生于隋唐时代,由管乐器的指法记号逐渐演变而来。常见者用上、尺、工、凡、合、四、乙,依次记写七声。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最早见于明代朱载堉的《灵星小舞谱曲谱》,因用“工”、“尺”等谱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它最初可能是唐代的燕乐半字谱,其谱字可能是某种管乐器的音位指法符号,后经宋代俗字谱至明清发展为通行的工尺谱。该谱用“上、尺、工、凡、六、五、乙”等七个谱字及其变体作为音高符号,调号有上字调、尺字调、小工...
词语工尺谱(尺chě) 拼音 书写工尺谱(尺chě) 解释 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以上、尺、工、凡、六、五、乙、合、四、一等十字并辅以其他符号记写乐曲而得名。最初用于记录管乐器诸孔位指法,明清时得到广泛普及,不仅用于记录管乐,而且用于记录弦乐、声乐,成为通行全国的一种记谱法,直至20世纪初五线谱、简谱传入后...
智化寺音乐的记谱,采用的是中国古老的工尺谱,其中将“乙”记作“、”,将“工”记作“∣”,与宋代俗字谱相同;而板用“ソ”,则与唐代半字谱相同。 工尺谱是中国古代音乐所使用的一种记谱方法,就像我们今天使用五线谱或者简谱来记录音乐一样。其中的“尺”字的读音为“che”,这一特定的读音是古代乐师口耳相...
从形制上分,工尺谱分为“正楷谱”和“俗字谱”,前者使用的音的符号是汉字或看起来像汉字,后者使用的音的符号看起来像偏旁或字的一部分。一般都认为他们是同一套体系的不同形式,“俗字谱”来自“正楷谱”的简写。 以下按照《燕乐新说》的说法,唐代的记号称为“半字谱”,宋代以后的简化记号称为“俗字谱”(《...
工尺谱是中国传统的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它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的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 工尺谱最初可能是由管乐器的指法符号演化而成,由于它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异。近...
我国传统记谱的方式,也可以用文字,划分为:上、尺、工(小工)、凡、六、五(正)、乙这七种音调,这就是熟称的“工尺谱”, 至于人们常说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对应的则是今天从西方音乐引进简谱的“1 2 3 5 6” 笛子也分为七调,归纳起来是这样的: 上字调:相当于西方音乐定调的降B调;要按照简谱可以对应...
在工尺谱上,首先要确定曲子的调名,昆曲调名共有七种: 小工调相当于西方音乐里的D调; 乙字调即是以小工调里的“乙”字为“工”,对应A调; 凡字调以小工调中的“凡”字为“工”,对应■调; 上字调以小工调中的“上”字为“工”,对应■调; ...
工尺谱(现在读作“工扯谱”。这是因为“尺”是入声字,在派入上声字时,记作了“chi”。但因为它在这里作为一个专用名词,要保留原读音,又记做了“che”。这就成了两个音。)是汉字文化圈特有的记谱方法,源自唐朝,传至宋朝、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琉球等使用汉字的地区,属于文字谱的一种。在古代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