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演进路径:从2018年起,大模型技术逐步成为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其深度神经元网络参数规模达百亿级以上,能基于海量数据学习,通过“预训练+微调”降低行业应用AI成本。模型架构创新:2017年起,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新型神经网络架构转换器(transformer)推动了大模型发展,GPT等模型应运而生,在图像领域生成式模...
为保证大模型实现业务规模化应用,工商银行聚焦人工智能前沿卡脖子技术,深化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机构和头部企业的合作,全面建成同业最大千卡云算力集群、最懂金融的千亿级金融大模型、高质多维的金融数据集,领先同业发展出一条可持续、可拓展...
智慧运营体系现已覆盖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中的全量客户,服务全集团总分行、直属机构、境外机构、子公司等各机构,涉及业务运营条线数十个业务系统,完成全行业务运营领域64个场景智能化改造,涵盖集约运营、网点运营、智能风控、客户服务、智能生态等各业务领域,全年累计服务11亿人次。后台运营领域,业内首创基于深度学习...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简称“AIIA”)于2017年10月成立,拥有会员单位737余家,构建了覆盖基础软硬件、服务平台、基础应用、智能产品应用和服务以及安全评测5个技术领域的评估认证体系,先后主办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人工智能会议、高峰论坛,支撑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
从研发应用看,张文武透露,近期工行与头部科技机构合作,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推出人工智能金融行业通用模型,初步探索出超大规模通用模型应用于金融行业的实践,这有助于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的精度和效率。后续将继续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应用。 对于今年数字化方面的工作思路,他说将聚焦增动能,着力以数字化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国工商银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构建智慧运营体系(优秀案例) 案例具体信息 一、案例简述 自2018年启动智慧运营体系建设以来,中国工商银行运行管理部深入剖析传统技术下业务运营提升瓶颈,在金融同业中率先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等智...
从工商银行的数据来看,计划在2024年将人工智能及新技术承担超4万人的年工作量,反映出该行在科技赋能方面的决心与努力。这一转型计划旨在通过科技驱动提升银行的效率,进一步控制运营成本,同时强化对风险的控制。这种策略将不仅使工商银行能够在数字化转型中占据领先地位,也将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最近,工商银行宣布将全集团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承担工作量提升至超4万人年,这一消息引起了投资者和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银行科技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可能成为其他金融机构借鉴的范本。随着人工智能渗透到金融市场、信贷、营销及风控等多个业务领域,工商银行正致力于通过技术驱动提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整体...
券中社01月10日讯,日前,工商银行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证e互动”回应投资者时透露,该行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投入到金融市场、信贷、营销、风控等多个业务领域,聚焦提升工作效率、控制运营成本、强化风险防控,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2024年全集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承担工作量超4万人年(表示工作量的统计...
工商银行加速五维布局,AI赋能全链路智能应用 工商银行集团数字化品牌“数字工行(D-ICBC)”,率先提出了“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的五维布局,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以大规模金融应用为目标,工商银行的企业级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围绕Mlops理念,实现数据、算法、模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