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工具论”思想的发展居然强大到渗透到其他的领域,以致于艺术和宗教的思想方式在接受“工具论”的长期“改造”后,也试图“引进”亚里士多德的“推理方式”或努力“建立”自己的“推理方式”——亚里士多德自己做过此种尝试,譬如他的《诗学》,就在寻求“悲剧”、“净化”、“怜悯”的“定义”,而笛卡尔,...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一书中系统总结和论述了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如何同错误说法进行辩驳。他认为语言中最基本的表意单位是句子,也即命题。《解释篇》讨论了命题的构成、性质、分类和真假关系。《范畴篇》讨论了命题经常会用到的十个基本范畴,如实体...
黄经纬:亚里士多德《工具论》目录解释篇《On Interpretation》在《Categories》解决思维的对象和联系的描述后,解决的是作为句子的命题、语言和逻辑。 范畴无真假,结合有真假 Chapter 1 语言是思维的符号,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民族没有共同的语言,但经验和思维是共通的。(16a5)内心的思想或语言仅当… ...
《工具论》(Organon):《工具论》是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传人们(即逍遥学派)对他的六篇关于逻辑的著作, 汇编成一本著作集,并定为此名。 《工具论》中的六篇著作分别是《范畴篇》(Categories)、《解释篇》(On …
工具论作者:[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陈静 出版方:重庆出版社 本作品由 重庆出版社 授权豆瓣阅读中国大陆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引言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 An Illustrated Series of Masterpieces of the Great Mindss 非凡的阅读 从影响每一代学人的知识名著开始 知识分子阅读...
语言是工具, 4月20日2作者其他书籍 形而上学 6.0分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叙述了亚里士多德自己的哲学体系,重点阐述了存在论、目的论的宇宙体系等。作者首先围绕“存在”问题展开自己的论述,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存在分层和分类。作者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有四种意义:偶然的属性;必然的本质;确实性;潜在...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一书中系统总结和论述了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如何同错误说法进行辩驳。他认为语言中最基本的表意单位是句子,也即命题。《解释篇》讨论了命题的构成、性质、分类和真假关系。《范畴篇》讨论了命题经常会用到的十个基本范畴,如实体...
《工具论》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之一。本书是亚里士多德关于三段论等逻辑推理论述的汇编,集中阐述了三段论、演绎法、归谬法等思维推理方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并对这门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全书包含六篇内容:“解释篇”讨论了命题的构成、性质、分类和真假关系;“范畴篇”讨论了命题经常会用到的十个基本范畴;“...
身体工具论是一种哲学理论,也被称为工具概念,最早由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提出。身体工具论强调了身体与工具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身体和工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并通过工具的使用来扩展和改造身体的能力和经验。根据身体工具论,工具不仅是外部物体,还可以是人类身体的一部分,例如手、腿、眼睛...
《工具论》是亚里士多德逻辑著作的汇编总称。由于当时认为逻辑学既非理论知识,又非实际知识而只是知识的工具,所以后人将此书命名为《工具论》。全书包括六篇—一《范畴篇》,讨论实体、量、关系、质等问题;《解释篇》,结合词语、语句讨论判断或命题;《前分析篇》,讨论推理的有效性、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