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Ryunosuke Akutagawa,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寿陵余子”,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日本小说家[1]。 6张 他博通汉学、日本文学和英国文学,但一生为多种疾病、忧虑所苦而自鸩,年仅三十五。其名作甚多,以极短篇为主,如《竹林中》《罗生门》《蜘...
今年恰逢甲辰龙年,而名字取自辰年的芥川龙之介就曾写过一篇名为《龙》的短篇小说。 小说《龙》的故事内容始于一则“三月三日龙将从此池升天”的告示,本来是一出恶作剧,但短短两天之内,谣言便传遍了整个奈良城。 到了三月三日这一天,散布谣言的和尚惠印不得...
据《胡适日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记载:1921年6月24日,胡适“便道到扶桑馆访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他已出门了。芥川是一个新派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周作人先生兄弟曾译过几篇。前几天,周豫才先生译的《罗生门》也是他...
《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191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情节取材于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语》。作品讲述了薄暮时分,罗生门下,一个家奴正在等候着雨停,当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于生死未决时,偶遇以拔死人头发为生的一老妪,走投无路的家奴邪恶大发,决心弃苦从恶,剥下老妪的衣服逃离了罗生门。该作情节简单,人物...
芥川龙之介小说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叙事上。比如,在主题、情节、人物之间过渡与承接巧妙运用,并“镶嵌”在故事结构中,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另外,芥川善于运用时空跳跃技巧,这方面打破传统线性故事结构,同时其他技巧贯穿于故事始终,让其作品更具有故事性。环环相扣,穿插多变,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小说艺术性...
本书收入了芥川龙之介以中国元素为背景创作的17篇故事,既有对历史知名典故楚汉争霸的场景复原,亦有取材晚清末年奇人异事的独特改编,视角独特,立意深远,深刻呈现出文坛巨匠对人性的挖掘与思考。这是芥川龙之介眼中的中国,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介日本文豪对汉学的热爱与推崇。
《橘子》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后期的短篇小说,创作于1919年。作品赞颂了普通人之间的温情。在这篇小说中芥川放弃了已经成功经营历史小说的独树一帜的写作手法,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去记录一段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从此走上人文主义小说创作的通路。《橘子》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因感情真挚曾入选日本小学国文课本...
芥川龙之介原名新原龙之助,1892年生于东京,生于壬辰年辰日辰时,辰在地支中为龙,故称龙之介。父亲新原敏三在京桥区入船町8丁目以贩卖牛奶为生。芥川龙之介为家中长子,有2个姐姐,不过,大姐在龙之介出生之前一年病死。母亲在他出生7个月后精神异常,他被送到母亲的娘家抚养。在他11岁时,母亲离世,...
【图集】芥川龙之介(..p站的会注明id和绘者官图PIXIVid=42515791(ブンダバー)※这位画师好像不在p站活动了...还把作品都删了...id=59026334(龍華)id=59068831(不語仙)id=45587150※找不到了...可能跟前面把作品全删的同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