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木雕因其浓厚的汉族文化特色和浓郁的嵩山地方特色而闻名遐迩。少林寺、中岳庙历代修缮,都离不开木雕艺人。其梁枋、雀替、藻顶、挂面、格扇门窗、神龛、几案等都需要木雕工艺的装饰。嵩山的木雕,不仅有北方雕刻的粗犷浑厚,还兼着南方雕刻的精巧秀丽,融合了多个门派的表现形式和雕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嵩山木雕在创作中充分运用了汉族传统的象征、寓意和祈望手法,紧密结合汉民族的审美观念,从而实现了工艺与审美的高度和谐统一。为了深入挖掘和推广嵩山木雕艺术,2006年,王振北携手多位民间雕刻艺人共同创立了登封市嵩山木雕艺术研究所。该机构致力于对嵩山木雕进行全面的挖掘、搜集、整理、保护、传承、...
4月2日,登封市美术色彩教研组十余名教师走进嵩山木雕展示传习馆,开展非遗探访活动。在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嵩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北的讲解与陪同下,教研组近距离感受了千年木雕技艺的文化魅力,探寻传统艺术与现代美育融合的路径。千年技艺展匠心:从历史到现代的传承 活动中,王振北以中岳庙《盘龙藻井》为例...
作为登封市政协委员、河南省非遗嵩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北向采风团介绍了作品的创作历程。从历史人物到神话传说,从龙凤异兽到花鸟鱼虫,作品题材包罗万象,技法涵盖阴雕、阳雕、浅浮雕与线雕,以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赋予木头深刻灵魂。“嵩山木雕始于先秦,历经千年传承,融南北技艺之精华,独树一帜。”王振北表示...
嵩山木雕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形成于唐宋,精彩于明清。从神话传说、人物故事、民俗民风到龙凤瑞兽、花鸟鱼虫,都是嵩山木雕作品的素材,嵩阳书院、中岳庙、少林寺所代表的儒、道、释文化都是嵩山木雕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嵩山文化、中原文化有必要研究嵩山木雕文化。
该项目在河南省域内流布较广,郑州市登封市的嵩山木雕、开封市尉氏县门楼任乡郭潘王村的木雕、鹤壁市淇县的李氏木雕、新乡市封丘县的木雕、巩义市的木雕为该项目的典型代表。 2021年,木雕(嵩山木雕、郭潘王木雕、李氏木雕、封丘木雕...
嵩山木雕:匠心传承的民族艺术 嵩山木雕,一门以木为纸、以刀为笔的独特艺术,承载着中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唐宋时期形成,明清时期逐渐成熟。然而,在民国时期,由于战争和贫困等原因,嵩山木雕技艺一度沉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越来越重视,嵩山木雕也因此得以复苏。
木雕:龙飞凤舞!天地之中嵩山,乃三教荟萃之地,是灿烂东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和中华民族之根源,因此,嵩山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占尽先机,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聚集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委员、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精美雅致的嵩山木雕因其浓厚的中原文化特色和浓郁的嵩山地方特色而名闻遐迩。嵩山木雕题材多取材嵩山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作品富有吉祥寓意。 王振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嵩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首批“优秀青年工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王振北凭借一把把刻刀,刻画了丰富的人生和他眼中如诗如画的大千世界;一把...
王振北苦学两年,掌握了古典家具的结构原理,同时又学了基本的嵩山木雕技法。王振北深知自己学得还不够,因为对一件作品从创意到整体布局、再到具体的刀法表现,他觉得火候都还不到,几经打听,拜了一位南阳人的陈姓师父,这才算真正踏入艺术木雕的行列。早在20世纪70年代,陈师傅就在嵩山进行木雕创作。少林寺、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