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嵇康沉迷打铁竟是为了避开政治厮杀 相关视频 00:00:15 [百家讲坛]《诗画桥》第12集 预告 00:00:15 [百家讲坛]《诗画桥》第11集 预告 00:00:15 [百家讲坛]《诗画桥》第10集 预告 00:04:25 [百家讲坛]曹操十分注重亲子教育 00:03:56 [百家讲坛]诗是连接父子血脉的一座桥 00:02:25...
甘露三年(公元258年),钟会拜访嵇康,嵇康正与向秀打铁,旁若无人。钟会感到没趣,只得告辞,这时他才开口:“何所闻而来?可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由此二人埋下祸根,钟会对嵇康心生怨恨。后司马昭也有意让嵇康做幕府属官,嵇康却跑到河东郡躲避征召。景元二年(公元261年),...
朋友们,今天咱们聊一位1700年前的"顶流人物"——嵇康。这哥们要是活在今天,绝对能承包热搜榜:白天在洛阳郊外抡大锤打铁,晚上直播弹《广陵散》,时不时还发条微博怼权贵,堪称古代叛逆文青天花板!话说魏晋时期流行"职场内卷",读书人要么忙着考公务员,要么在朋友圈晒道德文章。咱们嵇康偏不!他带着六个小伙伴组...
钟会出自名门,少年得志,是年青一代的翘楚。嵇康对钟会的为人看不惯,拒绝与他交往。但钟会对比自己大两岁的嵇康倒是十分仰慕,是嵇康忠实的“小迷弟”。钟会刚撰写完《四本论》,渴望得到嵇康的认可,特意去拜访偶像嵇康。他从门缝瞥见嵇康在打铁,就在那一刻,钟会莫名其妙怂了,情急之中,他把书往院子里一扔...
《晋书》中记载,嵇康与向秀在柳树下共同打铁,以此维持生计。颍川的钟会,身为贵族公子,才思敏捷,特此前来拜访嵇康。然而,嵇康对钟会的到来并不以为意,继续专心打铁。钟会久候之下只得离去,临走时,嵇康问及他的来去所见所闻。钟会回答说:“我因听闻应听闻之事而来,见应见之物而去。”这番回答似乎触动了...
再加之嵇康天生的“龙章凤姿”,估计到好莱坞发展,汤姆·克鲁斯都得有危急感。 嵇康打铁打出了水平,打出了名气。有一天,司马昭的心腹钟会邀请了一帮社会名流前来拜访,嵇康正和好友向秀在自家院子的那棵柳树下打得兴起,做出一副旁若无人状,这让钟会很没面子,站了半天,连个招呼也...
写完书后,钟会想让自己的偶像点评一番,于是就到嵇康家里拜会。到了嵇康家后,看到嵇康在院子里的树下光着膀子打铁(嵇康喜欢打铁)。钟会站在门外犹豫要不要进去,而嵇康手起锤落,就当没看见钟会似的。钟会一时间又紧张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在院子外面把书直接扔到院子里,掉头跑了。《世说新语》的...
嵇康打铁原文及翻译 竹林七贤嵇康 说到我打铁之事,那可是颇有一段佳话呢!且听我细细道来,再附上译文,让你领略一番其中之妙。 原文如下(此乃后世记载,非吾亲笔,然亦能传吾之神韵也): “嵇康性绝巧,能锻铁。每至暑月,辄著绀葛衣,挥锄扬炭,若将无营。时有识者过之,皆叹曰:‘非惟风流,兼有济世之才...
嵇康就是聪明的人,他的理论高深,文章高雅,人品高洁,即便是所谓的粗活打铁,他也可以称得上是高巧,甚至是高绝。嵇康铁打得好,他也喜欢打铁。嵇康家里有一颗柳树,这棵树长得枝繁叶茂,嵇康环绕柳树挖了个水沟。每到夏天,嵇康就在这棵柳树下打铁。遥想当年的图景,眼前是一副天然的画卷:夏日火红,绿树...
关于嵇康打铁的原因大家有很多种看法,有人说是隐居的时候,没啥收入,还要养家,所以打铁是“以自赡给”,有人说嵇康当时帮人打铁都不收钱,这就是一种行为艺术罢了。螺蛳君更倾向于后者,他只是通过打铁来表明自己藐视世俗的生活态度。 “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