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崩科建筑在房主细心的维持下,能保持百年。 除了防震、稳定、精巧之外,“崩科”还具有很高的环境适应性,能适应青藏高原冬季寒冷、夏季温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修建一所“崩科”式民居,要经过长时间的备料,所备材料中,木材、石材、泥土为主要原料。...
崩科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藏式建筑。1973年大地震,除了崩科这种建筑外,其他建构筑物基本被夷为平地,并夺走了炉霍几千人的生命。震后,榫卯木框架结构的崩科建筑,在当地开始推广流行,结合了藏族特色的美学理念,展现出炉霍人民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智慧。 崩科的建筑色彩风格以红白相间的色调为主,呈现出一种既强烈又和谐的视觉...
“崩科”在藏语中意为“木头围起来的房子” ,这种建筑又称“箱式建筑” ,是一种框架式木结构建筑,体现了我国藏族人民与环境共生的独特智慧。 图5为崩科分布地区示意图,图6为崩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N银川青 海 省西宁⊙兰州拉萨⊙⊙成都⊙重庆地震带断裂带崩科建筑分布地贵阳⊙图5图6(1)崩科建筑主要分布在...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日程是考察研讨当地别具一格的藏民居——“崩科”。01 初识“崩科”传统藏族民居式样繁多,帐篷式、夯土式、石砌式、木构式,不一而足。康巴地区的藏民居更是精彩荟萃。其中,丹巴甲居藏寨、乡城白藏房和道孚“崩科”备受藏民喜爱。生活在道孚一带的藏民,常常把拥有一栋属于...
http://t.cn/A62DW5H0 藏东川西以崩科建筑最有特点,在藏语里,“崩”是指木头架起来的意思,“科”指房子,“崩科”就是用木头架起来的房子。这些在金沙江峡谷里的木制房屋,原来都是顺流而下的木构成的。生活在横断...
“很炉霍”的田园风光!炉霍民居称为“崩科”(又叫崩康),它充分体现了藏式建筑的美学特征。 一片红色基调的民居--炉霍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崩科”式民居,亦是高原小城炉霍的名片。炉霍县内平均海拔3860米。 炉霍民居 “崩科,藏语之意是“木头搭建的房屋”,它传承了炉霍人传统而简单温馨的生活方式。
崩科房的柱子均为本地原木,直径300-600mm不等,粗犷有力。🏡 二层空间的功能 二层通常作为生活起居和诵经的空间,经堂是整栋崩科房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全家人灵魂的寄居地。客厅有传统的藏式火炉,作为日常最主要的活动空间。室外新建了现代式厨房和浴室,与主建筑完全独立。🔄...
🗓️ 藏族“崩科”建造技艺 道孚藏族“崩科”制造技艺是藏区传统建筑智慧的集大成者。这种以木材为骨、片石为肌的营造技艺,在藏语中“崩”指木框架,“科”为房屋,合意为“安全可靠的木架构居所”。其核心采用“井干式”结构,以粗壮...
爱企查为您提供崩科2022年企业商标信息查询,包括企业商标注册信息、商标logo,商标类别等企业商标信息查询,让您更轻松的了解崩科商标信息,查询更多关于崩科商标信息就到爱企查官网!
道孚民居是康北藏区最具地方特色的民族建筑,俗称“崩科”。其建筑学名为井干式建筑,又称木楞子建筑。道孚民居以圆木做“崩科”的整体骨架,底楼一般为夯土墙或石砌墙,墙上铺梁,垫土为顶,再于土顶上立柱。前面和侧面为对开圆木,不整面为内壁,圆面为外壁,横向竖排,两头相互咬合,“崩科”的结构十分顽固,抗震力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