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两汉、隋、唐实行两京制时期,崤函古道是沟通长安与洛阳的重要交通干线。唐代,从长安到洛阳共设置驿站35处,其中在崤函古道上就有18处。崤函古道两侧,基本上每隔30里就有一个驿站遗迹,是其作为古代邮驿和信息交通干线的见证。崤函古道上,不仅有一条沟通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人、物流动的陆上交通要道,还有...
崤函古道石壕段,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硖石乡石壕村西南约2千米处,全长约230米,是唐宋时期的古建筑。崤函古道石壕段是丝绸之路干线交通路线上的道路遗存。古道呈西北东南走向,路面为石灰岩质,因车轮长期碾轧,在路面上形成了深深的车辙印痕,以及马、骆驼蹄印、蓄水池、纤夫手抠处等遗迹,具有较高的学术、保护...
崤函古道遗迹(图片源自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官网)“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两京古道,是指古代洛阳与长安之间的交通要道。其中,洛阳至潼关段被称为崤函古道。崤指古崤山,函即函谷关,崤函古道上同时拥有函谷关与潼关两座关隘,地势险要,有“山河表里”之称。从西周起,崤函古道作为长安与洛阳...
崤函古道诗文化走廊形成的地理和人文基础 “崤函”一词,是崤山和函谷的合称,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一》:“秦东有崤函之固”。“崤”,指崤山。秦岭向东延伸至小秦岭,再向东延伸部分是崤山主峰。它西与秦岭华山相连,东接邙山,南合伏牛,北滨黄河,是崤函地区...
有这样一条通道,它是中条山、黄河与秦岭余脉之间的一段狭长峡谷;它是战国时期秦国东出与六国争霸天下的必经要道;它还是古代长安与洛阳两京之间的唯一通道,更是古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的重要部分,这条通道就是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在哪里? 崤函古道的“崤函”是指古崤山和函谷关,崤山是秦岭东段的较大支脉之一,西南端与...
12月13日,记者从三门峡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获悉,中国公路学会日前公布了2024年度“最受欢迎古道”名单,全国共有25条古道入选,三门峡市崤函古道榜上有名。据悉,这是中国公路学会首次在全国范围评选“最受欢迎古道”,旨在加强重要交通遗迹遗存的保护利用和精神挖掘,讲好中国交通故事。参评的古道,必须是全国范围一定...
崤函古道,这条历史悠久的交通要道,见证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与碰撞。它西起潼关,东至洛阳,是古代的首道在陕州境内的总称。作为“襟带两京”的重要通道,崤函古道自古以来便是中原通往关中、进而连接西域的咽喉要道。古道在陕州城以东的交口处分为南北两道,因此又被称作“二崤古道”。南北崤道在交口合二为一后,...
崤函古道自古至今都是一条繁荣畅达的经济通道。 两周、两汉、隋、唐实行两京制时期,崤函古道是沟通长安与洛阳的重要交通干线。唐代,从长安到洛阳共设置驿站35处,其中在崤函古道上就有18处。崤函古道两侧,基本上每隔30里就有一个驿站遗迹,是其作为古代邮驿和信息交通干线的见证。
崤函古道,东起河南洛阳,西至陕西潼关,全长500华里,涵盖了崤山和函谷关的广阔区域。这条古道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承载着地理上的联通,更承载着人文的情感与故事。其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和都城格局的演变紧密相关。在夏商周三代及其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中国正处于由部落到古王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