郪江崖墓群,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郪江、安居两镇,是汉代文物遗存。郪江崖墓群划分为52个小墓群,共发现已暴露的崖墓1600余座。崖墓群以多室墓为主,大多采取沿轴线开凿墓室,然后在墓室两侧开凿数量不等,用途各异的侧、耳室,种类齐全的附属设施。墓室结构都较复杂,室壁都浮雕有反映木结构编壁墙或木板墙...
“黄伞崖墓群为僰人在叙州聚居时凿造的墓葬,对研究僰人文化和丧葬习俗有重要的价值。”薛良根介绍,前几年曾对黄伞崖墓群的部分崖墓进行清理发掘,出土器物有陶佣、陶摇钱树座、陶房、各种陶生活用品和东汉五铢钱等。风化破坏严重引村民担忧 希望加大保护力度 传承其文化精髓 在1号墓外,黄伞崖墓群简介上,对该...
近日,铜梁区文物“四普”工作队在铜梁区永嘉镇高龙村12组、和益村10组发现2处汉代崖墓群:蛮子洞坡汉代崖墓群、冯家院子对面坡汉代崖墓群。蛮子洞坡汉代崖墓群蛮子洞坡汉代崖墓群位于铜梁区永嘉镇高龙村12组,分布于蛮子洞坡南、北两坡。南坡崖墓群占地面积约2629平方米,在长约76米的崖壁上,依山崖地形地势...
4月27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从去年4月开始,经过近一年的发掘,成都金堂清理发掘219座崖墓。金堂中兴村崖墓群全景 该崖墓群年代集中于东汉晚期至六朝时期,分别有大型墓葬、中型墓葬、小型墓葬。墓群出土铜、银、铁、玻璃、陶、瓷质器物600余件。成都金堂现219座崖墓 出土器物600余件 为配合金堂县某...
瑞峰崖墓群位于,原名瑞峰岩墓,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瑞峰镇黄桷村与罗坝村之间的大营坳山脉和蛮洞子崖壁上,是一处数量众多、分布密集、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古墓葬群。瑞峰崖墓群,保存有崖墓469座,分布在约2平方千米的保护范围内的崖壁上。这些崖墓,有的建在崖底,有的建在崖壁中间,有的则高悬崖顶。崖墓大小各...
商洛崖墓群,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镇安县、祚水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是汉代至清代的古遗址。商洛崖墓群是中国西北边缘崖墓遗存最集中和数量最多的,崖墓点722处,崖墓3936座。这些崖墓一般比较隐蔽不易发现,一面山崖上或有数座,或有十几座聚在一起,也有数量达五六十座规模的崖墓群。除此...
一、墓群概况 蛮子坡崖墓群位于重庆市璧山区青杠街道莲花村3社,莲花水库北侧山坡之上。2020年7-10月,为配合璧山高新区黛山大道以西拓展区项目工程建设,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文物调查勘探队发现该崖墓群。2022年4-6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璧山区文物管理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
四川泸州再现汉代崖墓群 近日,在泸州进宝村,再次发现一处汉代崖墓群。崖墓俗称“蛮洞”,是汉代流行的一种仿生人住宅、凿山为室的墓葬形式,它反映了汉代时期人们“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观,多为古时大户富足人家修建。崖墓也比常见的墓室更具有隐蔽性和安全性。来源:四川观察 ...
首先,崖墓群位于长江沿江台地上,居高临下,依山面江,这是传统风水学上墓葬选址“前有照、背有靠”思想的典型反映;其次,崖墓利用临河峭壁上的天然洞穴略加修整,即可成型,这也是巴人先民滨水而居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反映。 文物价值高,保护工程已完工 大渡口博物馆工作人员朱靖远介绍,2011年2月,百花村崖墓群于被大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