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是中国东南海疆门户,大岞位于崇武半岛最东端,三面临海,双峰兀立,小岛屿如珍珠般散落四周,海国风光美不胜收,更有历代崖刻古韵犹存。新春之际,趁着天气晴朗,惠安县文保中心副主任陈婷玲一行从崇武古城东城门沿着海岸线一路东行,来到传说中的大岞双峰虎豹关探寻古人留在崖刻诗文中的足迹并撰写此文。泉州晚...
崖刻的意思:山崖上刻的文字。造句:1、人们在这石山上摩崖刻字,凿窟造像,嘁嘁喳喳,忙忙碌碌。惟有这山默默无言。梁衡2、这么精美的崖刻是谁的杰作,至今还是个谜。2、智者大师似乎没有听到冬雪不满的冷哼,他出神地倾听着溪水的流淌,眼神玄妙地盯着前面台阶尽头,陡峭的山路转弯处一块显眼的崖刻...
七星岩摩崖石刻汇聚了诗词歌赋、游记史实、对联题咏以及崖刻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诗词歌赋的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仅在石室岩内外就刻有206首之多,因此这里也享有“千年诗廊”的美誉。漫步在这片石刻群中,仿佛能够穿越时空,聆听古人的心声,感受那份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武夷山摩崖石刻 武夷...
福州的鼓山是摩崖石刻的宝库,现存崖刻六百余段,从北宋至当代绵延近千年。摩崖石刻是人与自然协力合作的一门艺术形式,一幅书法作品需要由技艺精湛的石匠摹刻上石,再经过岁月的磨砺才能成为一段合格的摩崖石刻。打个比方,就像普洱生茶,只有经过渥堆发酵过程才能成为熟茶。所以,欣赏摩崖石刻,除了书法因素外,石材选择...
武夷山摩崖石刻散落在武夷山的千崖万壑之间,历史从晋唐至民国横跨1700余年,内容博大精深,形式多样。有寄寓人生哲理和处世情怀的格言警句,有赞美山川秀丽和造化神工的刻辞,有记载寻幽览胜和逸兴别趣的游记,有即景生情、因情抒怀的楹联,有直书名胜、装点山水的题名,还有护山...
龙泉山崖刻书法一 第一幅崖刻书法“龙泉,屹山题”,分两行竖排,“龙泉”两字约30公分大小,而落款三字则较小。第二幅崖刻书法,分四行竖排,内容是:“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叶扫...
此处的摩崖石刻,只是南明山摩崖石刻的一部分,其它两处分列于云阁崖和高阳洞,这些石刻留有东晋以来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汇集了古代南明文化精髓,是丽水辖内摩崖石刻最为丰富的地方。从石梁下方绕过印月池行走不到三分钟,前面就是“天王殿”,殿正对面原本是一块巨石,被雕刻成弥勒佛像,左右供奉着...
把佛经镌刻于石,在佛教文化史上,是北齐开风气之先,而北齐人刻经则是受到东汉刻立《熹平石经》以保存儒学经典的启示,因为当时的僧人把他们刻在崖石上的佛经也称作“石经”。北齐是以佛教立国的王朝,所以,北齐境内的刻经之举,正是北齐佛教兴盛的表征,其目的是为了弘扬佛法。与北齐对峙的北周,在武帝建德三年(...
这幅1300年前的石刻里有15个字使用了武则天当皇帝时的颁行用字,可谓罕见,被誉为“岭南第一唐刻”。 贤令山摩崖石刻贤令山摩崖石刻位于广东清远贤令山半山大石壁上。 早在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张本中已经在贤令山石壁上作《皇宋圣传颂》石刻,因年代久远,又深藏石崖,曾一度荒废。后来,阳山县令潘元音将...
和其它名胜景点一样,鼓浪屿也留下了许多名人志士的崖刻,下面辑录的,只是其中一些经典之作。 1、蔡元培诗刻 位于日光岩龙头山寨寨门遗址东北方向的岩石上。 上面刻的是蔡元培先生1927年来厦门时,在日光岩凭吊郑成功遗迹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曰:“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